朝聖之旅心得


文/見諶法師

  

  印度,對於佛教徒來說,是既熟悉不過的國度,這是佛陀生長的地方、佛教曾經弘化的土地。身為佛弟子,摩娑經典,領略法音,思往大聖,無不盼望有朝一日能親履此土。

  當背上行囊,難掩的欣喜,腳步也輕快了起來。長途跋涉,心想此行的目的,一是朝禮佛陀所親炙之地;二是前言往行,得以印證。真正踏上這方水土,才能體會出它的歷史與文化,也才能知道佛恩深廣,法益的價值。

  自古以來,教法的傳揚,有行大德,為法忘軀,身形削瘦,面目犁黑,長路漫波在這片廣袤大地,沒有踏上這方水土,不能知道弘法的艱辛,也不能知道經典所言真實不虛。走在這片土地上,感覺到無比的熟悉,也常常覺得陌生,這種感受,一直在這段旅途中伴隨自己。

  來到印度,會讓我們對於「眾生」的意義,有一番不同的體會,最明顯的是在印度,人與動物幾乎沒有分別的自在相處,不論是瓦拉那西髒亂街道上的牛,還是農村中的馬羊,各自維持著一種奇妙的平衡。城市的牛,可以自在而慢條斯理的走在大街上;在寒冷的早晨的火堆旁,可見數隻小羊羔圍聚人們一起烤火,在這裡深刻感受到眾生平等。生命的自在,無不在放下一切,沒有預設立場,不存在我的概念,眾生在哪裡?煩惱又在哪裡?

  修行的路是漫長的,從苦行林至尼連禪河,正覺之路就在彼岸,想三千年前世尊所見,當依稀相似。近代考古的發現,對於佛教與佛法,提出了更令人信服的證據,大家不再以有限的知識與理解,去懷疑佛陀是否存在的問題,更能夠深刻去理解佛陀的教法,對於生命的真理,抱持更大的信心。經典告訴我們,末世眾生少信根,而考古發現有如從地涌出,考古學者佩普(Peppe)在印度迦毗羅衛發現了佛舍利,還有許多歷代的雕刻出土。這次參觀了四個博物館,以前只能在書籍上見到的重要作品,有幸能在此行親身見到,真是大的福報。

  平靜的河水,冷冽的寒風,將近微曦的早晨,天空灰藍,與岸上的昏黃燈光,綣曲的身影,堆滿木材的場,組成了恆河的第一印象。靜靜的河,曾經孕育了古老的文化,宗教的洗禮,生與死在這裡交替。而站在街邊的人,荒疏的眼神,空中聞嗅出一股煤炭的焚燒氣味。在這土地上,隨時可以看到向你伸手的人,在這裡,很難為這些生活在印度的人們,下一個好的註腳,種性的牢籠似乎永遠也掙脫不了。面對佛陀的子民,苦難的眾生,慈悲心油然生起。

  印度曾經是佛陀的誕生地,佛法的孳乳之源,發現可貴的佛性之土。踐履著佛陀曾走過的足跡,發願生生世世跟隨大善知識,精進修行,邁向成佛之道。

 


單元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