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香芬馥 普薰一切


文/见标法师


  

  戒法是人生道德的价值观,在我们的行为中体现。戒的涵义是多方面的,但总不离轨范、调伏,所谓调练三业,制伏过非。平日,因粗心大意,说错话、做错事;理解错误,遭人误解的同时,自己也懊悔不已。身口意三业,因不觉成性的粗糙、迷糊所造成的情况,不时上演,扰得自他不得安宁,说到底,还是因为没有用心观照自己。

  戒的涵义是多方面的,但总不离轨范、调伏,所谓调练三业,制伏过非。平日,因粗心大意,说错话、做错事;理解错误,遭人误解的同时,自己也懊悔不已。身口意三业,因不觉成性的粗糙、迷糊所造成的情况,不时上演,扰得自他不得安宁,说到底,还是因为没有用心观照自己。

  人都想过清醒、觉悟的日子,而持戒为我们找到一条出路。「修善断恶」可作为落实戒法的总纲,具体来说,不出止持、作持。「止持」是不该做的做了,就是犯戒;「作持」是该做的而不做,也是犯戒。依着这明确的准则,由身口意的实践,达到防非止恶,生善解脱。所谓「守口」、「摄意」、「身莫犯」三业若清净,六根则解脱。戒法,是自己也是生活,懂得掌握好自己的三业,贯彻于生活,也就融通了戒法,知道它不再是外在的东西。

  「轨则威仪,净如冰雪。」沩山老人常苦口劝人,持身皎洁,是修行者的傲骨,也是先贤的遗风。仔细想想,在日常中不免会装模作样、钻牛角尖,或投机取巧、贪小便宜,总用「没关系」、「还好吧」为搪塞的借口,而屡犯律仪。孰不知杀盗淫等大过,实来自于对小戒、细行的轻忽,因放纵身根而终酿大祸。如放任眼根,耽着于庄严面目而想入非非,或嫉妒他人财货,而欲劫夺占有……若此刻能悬崖勒马,「谁?」借由自问的返照,收摄向外攀缘的六根,两眼内视,两耳内听,借由阻绝外境的诱惑,止息失控的心念;进而起惭愧心,思惟为了满足种种欲望,犯下多少过失?贪什么呢?因此应持身清净,令身根得清凉。

  身清净了,口业也是一大关卡,所谓「人生丧家亡身,言语占了八分。」智者深达口业过患,开口就能利益他人,无益之语宁可不宣。而凡夫不吐不快,喜欢发牢骚、戏论嬉笑,闲杂是非,一只舌头整日掉举不安份,不知刹那造却恒沙口过;放纵口舌,逞一时之快,当下称心得意,不觉种下众叛亲离,丧身失命的祸根,所以菩萨乃至丧身失命,不说人过。斧在口中能自斩身,是故应当远离──用柔软语取代恶口,溶解粗犷暴戾之情;以和合语消泯两舌,转化嫉妒恶毒之念;将质直语歼灭绮语,摧碾轻浮荡乱之心;说真实语,敲破妄言、觑散虚伪浮华之病。

  身口二业的调伏,来自于对意业的善御。恶业是因迷惑与习染使然,心一动,以为没人知道,却不知在诸佛菩萨耳中,却像天打雷劈一样清楚。放任念头,想的是人我是非、欲望烦恼,唯有勤加克制,起一切的善念,以善止恶;更进一步善念亦不着,安住无念。

  曾子云:「吾日三省吾身」,佛法则于更细微的念头中觉察、觉照、反省、改正。当觉性经过锻练,便能念念分明,处处作主,治心于未萌,防情于未乱,直截根源地在无生处坚住、随顺。一如儒家所言「莫现乎隐,莫显乎微」,所以君子慎独,在「不睹不闻」无形无相的心性上,一念不生处任持操守,挺住人格。

  持戒,就是自己调身调心,不断提起、放下的一段心路历程。戒以防非止恶为义,古德云:「不起凡夫染污心,即是无上菩提道。」莫把戒律看得高深、生硬,若能恒用戒香涂莹体,便能以自性香遍薰众生,同入佛智,得究竟安乐最胜香。

 

 


单元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