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喜功德 有量有福


文/見醞法師


  

  隨喜,即「隨他修習善因,喜他得成善果。」一個有度量的人,不但願意布施,也樂於成就他人的功德。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說明君子心量廣大,樂於幫助他人,希望人人都好。而心量狹小的人,因為嫉妒,不耐他榮,對他人的成就或見他人布施行善,而生酸葡萄心、冷嘲熱諷,甚至百般阻撓,損人又不利己。若能學習隨喜功德,不但能化除嫉妒心、擴大心量,亦能廣結善緣,增長福慧,從利他當中完成自利。

  隨喜功德,是普賢十大願之一,可由兩方面來落實,一是自發心修善布施,令眾歡喜;二是見他人行善,心生歡喜,進而助施或隨喜讚歎。助施可以財物、體力或言語幫助他人圓滿布施功德。例如看到人家布施物品,可以出力協助搬運,幫忙完成這項功德,亦可隨喜讚歎他人的布施、發心功德無量,這都是隨喜功德。

  《佛說四十二章經》佛言:「睹人施道,助之歡喜,得福甚大……譬如一炬之火,數百千人,各以炬來分取,熟食除冥,此炬如故,福亦如之。」說明看見他人修布施、行菩薩道,能歡喜讚歎,令對方心生歡喜,並且幫助對方圓滿功德,這布施和助施所獲得的福報,就像火把一樣,可以無窮盡的傳布下去,不但光明未曾減少,反而能遍照十方,如同燈燈相傳,光光相照,施者、受者和助施者,都能分享功德和福報。

  佛在因地修菩薩行時,有一世為一位修行人,每天都得托缽乞食,當時有位富有的長者,見這位修行人精進行道,便發心歡喜供養,讓修行人不用每天托缽,而能安心辦道。護持修行人用功的長者,正是阿難尊者的前身。後來佛圓成佛道,阿難尊者也隨佛出家,因為過去生護持修行、助之成道的功德,今生感得多聞第一的果德。

  成人之美,與人為善,幫助他人成就善法功德,或是隨喜讚歎他人的善法功德,能擴大自己的心量,增長福德。更進一步,幫助他人不是為了自己的功德,而是希望成就對方的功德,如此無我相、無人相的布施,所成就的必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的果報。

 

 


單元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