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薩行的二元素


文/見旻法師


  

  一個人在世間要成功,必然會遇到各種各樣的考驗,能突破考驗則能迎來成功。修行學佛,尤其是行菩薩道,必然難以一帆風順。然而面對困難,只要心念及行為正確,必能迎刃而解。

  學佛修行就是要培養自己的慈悲心,來修習利益他人之行。但在協助他人、勸他人學佛;或是發心吃素、吃三淨肉來護生,卻遇到家人、朋友的反對及言語刺激時;又或是布施自己的學識所長、愛語、笑容,卻不被認同甚至遭到嘲諷時……就要具備正確的思考模式,即佛法所說的「正思惟」。什麼是「正思惟」呢?正思惟簡單來說即是正確的思考模式,符合良善、因果的思想觀念。遇到不順己意的境界、和自己預期不同時,就要往良善處思考。明白如是因,如是果;即使遇到萬般困難,仍堅信種下了慈悲的因、良善的因,必然有良善的果報。

  正思惟是面對困難的基石,而忍辱則是成功的樑柱。面對違逆己意的狀況,除了要從因果的角度思考,同時也要有忍耐、忍讓的心來配合,倘若有良善的思惟,能知因識果,卻忍辱不下來;遇到有人阻礙自己行布施時,卻忍不下來,無法堅持,心就容易動搖,甚至造下惡業。如此,不但要知道因果,更要如是落實自利利他的菩薩行。

  過去大施太子向龍王取得寶珠,希望以寶珠所變現的寶物,來救拔所有眾生的貧窮。然而,龍族不希望寶珠落入他人之手,因此便興念阻撓,將寶珠從大施太子手中取回。大施太子雖然遇到障礙,卻仍堅持要利益眾生,且能忍下眼前逆境,以正思惟的方式思考。大施太子心想:沒有關係!我可以一勺一勺地將海水取盡,拿回寶珠,這就是正思惟。於是大施太子開始一勺、一勺地取水,忍下身體的勞苦、內心的疲倦,始終堅持著利益眾生的心念。由此,大施太子感得天神護持,一舉將海水取出大半,驚動龍群便主動將寶珠獻上,成就大施太子利益眾生的誓願。

  《華嚴經》云:「菩薩以忍辱為華蔓。」以忍辱莊嚴己身,並以知見為導航,來指引修行的路途,不至迷失方向、偏離航程。欲成就利益他人之行,正知見及忍辱二者不可或缺。二者具足則心念、思考模式能與行為相符,如此必能克服一切障緣,圓滿自利利他之菩薩行。

 

 


單元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