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御情绪之法──心不染尘


文/见碌法师


  

  现代人强调“情绪管理”,一般人藉由宣泄的方法,使情绪达到一种纾解,但这只是短暂的缓和,过了这一次还有下一次,始终落入情绪的轮回当中,并不是根本解决之道。在佛法来讲,修行最重要的不仅是管理自己的情绪,更要做到调御心念、管理心念,最根本的方法就是善调身心,所谓“愚者调身不调心,智者调心不调身”,贪、瞋、痴、慢、疑、邪见,是我们的六个大情绪,如何善调?就是觉性要时时存在,时时刻刻心都要能够作主。

  我们每天的生活,从起床、穿衣、吃饭、工作,在在都是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和六尘(色、声、香、味、触、法)在打交道,这一打交道就没完没了,眼睛爱看美色,耳朵喜听好声,鼻子爱闻好香,舌头贪爱美味,身体贪好触尘,愈来愈贪的结果,最后被财色名食睡所包围。为了追求更多荣华富贵,不断以声色犬马刺激六根,放纵六根贪着六尘,为六尘所系缚,想东想西,患得患失,贪求无厌,反而做出种种恼害他人的恶业,累积无尽苦果。反之,若能时时刻刻守住六根,不攀缘六尘外境,情绪自然而然就能够平静下来。

  如何收摄六根令心得自在?首先要少欲知足。《佛遗教经》云:“若欲脱诸苦恼,当观知足,知足之法即是富乐安隐之处。知足之人,虽卧地上犹为安乐;不知足者,虽处天堂亦不称意。不知足者虽富而贫,知足之人虽贫而富。不知足者常为五欲所牵,为知足者之所怜愍。是名知足。”孔子曾赞叹颜回:“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知足才能常乐。

  除了少欲知足,还要懂得退步内省。古德云:“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六根清净方为道,原来退步是向前。”我们这个心就像野田,心田荒芜了,里面石头、杂草、垃圾什么都有,充满我执、名利财色,障蔽了心源,所以要返照,低头就是返照,要使六根清净,就要退步,什么是退步?检讨、反省、往内看,自己的身口意三业清净否?身不造杀、盗、淫;口不两舌、恶口、妄言、绮语;意不起贪、瞋、痴,时时反省、检讨、惭愧、忏悔、改正。

  透过佛法中的种种加功用行,提升心念作主的能力。透过禅修,增益定力,禅修的目的就是要开悟,悟什么?悟心,心即是道。所谓大悟几百次,小悟几千次,就是指心境开拓的层次,和对宇宙人生看法的突破。保持心的存在,人在哪里,心就在哪里。此外,参加共修法会、诵经、拜忏等,能消除业障、增长福慧,提起我们的善念,去除妄念。一心具足十法界,起了什么心念,就与什么法界相应,只要提起觉性,收摄六根,不攀缘外境,本具的清净心自然现前。

  过去因为不知道要观照心念,于是放纵六根攀缘外境的积习已深。学佛后,方知建立正确知见,观照自心的重要,更要少欲知足,知足常乐;为人处事退一步海阔天空,做到“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学习禅修,体悟到清净的内心世界,才是真正安身立命之处,由此心不染尘,不再汲汲营营追逐外在的名利,以智慧心来生活,这样的人生,就会充满着无限的光明与希望。

 

 


单元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