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敬為法寶


文/見髦法師


  

  在古代,人們對於天地萬物,皆存有一分敬畏之心,秉持著謙卑恭敬向天地學習,故孔子云:「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聖人之言」,這可說是一種古人純樸、謙卑的表現。然而時至今日,科技蓬勃發展,人類欲打破一切迷思、窮盡萬象,恭敬之心漸漸被物質欲望所侵蝕,取而代之的是凌人傲物、不可一世的態度。

  中國自古以來被譽為禮儀之邦,儒家以仁為本、以禮治國的精神,孕育出深奧內斂的文化涵養,曾國藩有云:「做人之道,聖賢千言萬語,大抵不外敬、恕二字。」中華文化重在自省,恭敬與謙恕實是兩大重要操守。孟子曰:「恭敬之心,禮也。」《禮記》亦云:「夫禮者,自卑而尊人。」自卑,並非自怨自艾,而是謙卑、寬恕;尊人,即是尊重、敬重。恭敬是對一切人事物以嚴謹敬重之心處之,論其內涵,則蘊涵著真誠、慈悲、平等、智慧、無我……等無量善法,所以古人說:「敬之一字,聰明睿智,皆由此出」,無論待人處事、應對進退,恭敬之心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恭敬,是從內心啟發的真誠之心,古德曰:「心在焉,則謂之敬。」心專注在當下,不散亂、無雜念、無妄念,誠懇面對、接受、包容一切,就是恭敬心最直接的表現,在佛法中即是覺性、佛性、清淨心的體現。

  所謂「未成佛道,先結人緣」。在人生的道路上,有善緣則萬事容易成就,而人際關係的竅門,也不出於恭敬之心。

  春秋時期,孔子的弟子司馬牛,因其兄弟們在宋國叛亂謀反失敗,生死莫測,所以憂傷怨嘆,唯獨自己無兄弟,子夏便安慰道:「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皆兄弟也。」四海天下的人都可以是自己的兄弟,而該如何做才能如此左右逢源呢?關鍵在「敬而無失、恭而有禮」,能以恭敬心待人接物,做事以嚴謹慎重的態度為之而無缺失,對人謙恭敬重有禮,果能做到如此,定能廣結善緣、諸事成就。

  世間法如此,出世間法更是如此。《六祖壇經》云:「欲學無上菩提,不得輕於初學。……若輕人,即有無量無邊罪。」佛法從恭敬中求;我慢高山,法水不入,傲慢障蔽我們的清淨心,使我們無法信受大法,聽不進善知識的教誡、同儕的提醒。

  佛法講,有一分恭敬心,就能消除一分業障;有十分恭敬心,就能消除十分業障。消一分業障,就能增長一分福德和智慧;消十分業障,就能增長十分福德和智慧。恭敬心不僅是世間為人處事的一帖妙藥,更是長養出世間的菩提心苗,在世間以恭敬心結善緣,於出世間以恭敬心結法緣。

  究其根本,恭敬之心在哪裡呢?孟子曰:「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恭敬心人人皆有,其本質即是人人本具清淨心之體現,然而由於無明煩惱、慢心障蔽而使寶鏡蒙塵,只要願意放下成見、我執,必定雲消日朗,恭敬之心自然現前。

 

 


單元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