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人生从恭敬门入


文/见俯法师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自古以来,桃花源似乎成为中国人向往的理想世界,和谐、安稳、与世无争。然而寓言中的桃花源最终觅路无处,但和谐的社会与人生,能否寻得其门而入呢?

  中国人五千年的历史文化,淬炼出一个重要的思想──以和为贵,和而不同。而造就和谐的社会与人生,更是历代贤哲们治国与立身处世的愿景。然而在不同文化、地域、人种、生活背景与思想价值观中,和谐一家亲的社会,将建构在什么样的基础上?

  子曰:“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则四海之内,皆兄弟也。”所谓在貌曰恭,在心曰敬。恭敬心即是造就和谐的基石,与人互敬互助则能人和,人和则无事不成,家和则万事兴,国和则民盛邦强,天下和则人们太平安乐。孟子亦云:“敬人者,人恒敬之。”在日常生活中,若能以恭敬心来面对万事万物,则人与人、家与家、民族与民族间,必能止息斗争,互敬互尊,共存共荣。然而恭敬心当在日用中落实,如孔子所言:“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无论身处顺境、逆境,拥有什么身分与权势,都不可忘失,否则必将失去和谐与安乐。

  春秋末年,鲁国的政治大权掌握在以季孙氏为首的三家大夫中,在一次的祭祖典礼上,季孙氏僭用君王的仪节,以八佾舞于庭,孔子听闻后说:“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因为季氏这样做,不只是僭越礼制而已,更严重破坏了人们心中那份敬君与无私的心,取而代之的是权势与私利的追求,当忠臣孝子不再成为人们效法的对象,恭敬与无私不再是人们景仰的美德,国家必将衰亡,人们将沦于苦难,孔子为此痛心不已。鲁君后来出奔他国,死于他方,鲁国也就无法振衰起蔽而走向危亡。

  恭敬不仅是维系和谐社会的平衡点,更是造就和谐人生的要素。《礼记》中有一段记载:齐国黔敖,在饥荒时准备了许多粮食,欲救济遭受饥苦的人,其心虽善但态度不善,看到有人前来便呼喊:“喂!来吃饭。”有一个饿了好几天的人,宁死也不肯吃这种“嗟来之食”,最后终于饿死了。这个故事警惕着我们,在传递慈悲的过程中,如果忘失恭敬与谦卑的厚道,就会流露出自以为是的傲僈心态,如此就会与人结下恶缘而造成遗憾。

  世间的和谐以恭敬为基础,出世间的和谐亦以恭敬为基础。梵语僧伽,意译为和合众,也就是秉佛教嘱,见和同解、身和同住、口和无诤、意和同悦、戒和同修、利和同均,六和敬而和合共住的僧团,这六种和合的根本就是建立在恭敬心的基础上。

  中台菩萨僧团中,开山祖师惟觉安公老和尚教示四众弟子,人人皆有本自具足的佛性,都有能见闻觉知的这念心,这念心“心佛众生三无差别”,每一个众生都能成佛,因此当以恭敬平等与无尽的慈悲,善护念一切有情。若能如佛所教,深信自己本具的佛性,在道业上精进不懈,更深信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一只小蚂蚁的佛性并没有比我们少一丝一毫,进而能平等恭敬对待一切众生,如此和谐的人生与社会,将不再是觅路无处的桃花源,而能创造出和谐安稳的人间净土。

 

 


单元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