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來自精進


文/見艦法師


  

  古人言:「十年寒窗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這句話是描述讀書人精進用功、努力不懈,最終獲得功名。越王句踐臥薪嘗膽,有「十年生聚,十年教訓」之說,最後得以收復國土,也是幾十年精進奮鬥的結果。佛法講:「沒有天生的釋迦、自然的彌勒」,要實現自己的理想抱負,一定要精勤不輟方能達成。而在社會上能夠立德、立功之人,也都是經過一番精進努力,才能有所成就。是故《佛遺教經》云:「若勤精進,則事無難者。」

  人生有夢,築夢踏實。每個人都有夢想、願景,但如何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標,就需要智慧分析抉擇,而不是盲目地隨波逐流。而智慧的顯現,需要靠禪定的力量。《圓覺經》提到:「一切諸菩薩,無礙清淨慧,皆依禪定生。」然而禪定並非一蹴可及,必須身、心精進不懈,有大精進力才能有所成就。佛經記載,釋迦牟尼佛曾為螺髻仙人,日夜精進不懈地禪坐,以至於「雀巢於頂,草穿過膝」──鳥雀在他頭頂上築巢生蛋,草從膝蓋旁纏繞穿過,他都不為所動;正是精進修習禪定的最佳例證。

  但是如果目標錯誤了,雖然很努力,所得到的結果便是南轅北轍。如強盜、小偷也非常努力,努力地盜取他人財物、傷害他人,這些是邪精進,因為都是走向錯路。而正精進就是朝正確的方向努力,所得的成果才會甘甜,如同農夫辛勤地耕耘,必定有豐實的收成。在佛法的「四正勤」便是四種正確精進的態度——「已生善念令增長,未生善念令速生;已生惡念令滅除,未生惡念令不生」。明朝時期,袁了凡利用「功過格」記錄每天的善惡行,藉此反省檢討;在善法增長、惡行減少的情形下,就改變了命運,自然得到美好的果實。

  相反地,一天打漁,十天曬網,事情便很難成就。《大乘百法明門論解》中提到:「言懈怠者,於善惡品修斷事中,懶惰為性,能障精進,增染為業。」懈怠障礙精進,增長染污之法,如放逸、睡眠、不正知、散亂等。所以《孟子》云:「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在憂患與拂逆中鍛弱為強;相反地,在安樂與順心中,容易遇事輕忽,漸漸地便開始懈怠放逸,最後便自食惡果。

  成功來自精進,如小水常流則能穿石。在面對種種障礙與挑戰時,以精進為剛甲,鍥而不捨地努力,最後夢想必定得以實現。

 

 


單元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