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我养敬 谦和养性


文/见纹法师



  

  “中台四箴行”是待人接物的基本原则,亦是佛法义理之精华。故“对上以敬、对下以慈、对人以和、对事以真”可谓佛法生活化的最佳体证。“对上以敬”,对长辈耆旧、父母师长虔敬,因其对国家社会的贡献,对后辈的教养之恩;人伦之理如是,佛法亦如是。所谓“佛法从恭敬中求”,以一颗敬信心学习,并听从教诲,自己得以提升,身旁的人乃至法界一切众生,亦能因正向的带动而趋于光明。

  恭敬的反面,即是我慢。《大智度论》云:“又如雨堕,不住山顶,必归下处。若人憍心自高,则法水不入;若恭敬善师,则功德归之。”慢心,自我意识高涨,相对地易看轻他人;人不喜近,在与人互动上自然困难重重。人不和,事亦难成。在修行上,因我执深,又不易纳人之言,愚痴再增愚痴,于诸事理不能了达,道业亦难成就。故,恭敬,使心不高举,放下身段,是降伏我慢的良药,更是能否自我提升的关键。

  经典中,常见诸大菩萨、佛弟子们向佛请法时,皆一心恭谨“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顶礼佛足,长跪合掌,而白佛言……”乃至佛为大众说法毕,“皆大欢喜,信受奉行”。因为发自内心的虔敬,表现于外的态度行止即是敛神端肃,合掌、顶礼、长跪;遵教循理而自行化他,皆因一心信受,欢喜奉行,而得以收自利利他之效,同圆种智之果。

  至圣先师孔子一生,为了大同世界之理念而奔走。倡仁义之道,而独尊礼,乃为了教化人民,使心向善。孟子云:“恭敬之心,礼也。”有恭敬心,行于外的就是谦和有度,良善人格的养成即以此为基。周公制礼作乐,施良教于百姓,天下有道,周朝国祚长达八百年,可见恭敬之心对和谐人生的重要。

  《法华经》中记载,佛陀过去在威音王如来时,曾为常不轻菩萨,乃因其见一切人众,皆礼拜赞叹而言:“我不敢轻于汝等,汝等皆当作佛。”对一切人恭敬,乃因见到众生佛性平等,一切有情皆当成佛,故礼敬这念清净本具的佛性。因此,佛法超越世间法,不止是对上以敬,对所有的人、有情众生,乃至于蠢动含灵,咸起敬心,因为“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因为“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多么深远的智慧与行持,才能有这般的气度与胸襟!

  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有觉,即是无为法的知见;在迷,即是有为相之生灭。不生不灭,超越生灭法的境界,然又不离诸有为相,说有一个不生灭法。故云:“佛法不离世间法”,换言之,世间法做好了,所谓事上恰如其分,理上不着一切,即是出世间佛法。

  恭敬之人虚怀若谷,感恩一切,设身处地为大我着想,将大众之事放在自己之前,故能除我慢、少我执。自修其心只为向上提升,亦减少纷争,促进社会和谐,更是修行成佛之基,实在不可等闲视之。古德云:“在貌为恭,在心为敬”,事理合一,解行并重,心行不二,方能于修行道上永不退转。

 

 


单元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