寬容


文/見模法師



  

  一塊久被塵沙腐蝕的大理石,表層呈現均勻的黑點,如不見其「原貌」,還以為是石頭本有的花色。當我們不了解「真相」時,貪瞋嫉妒則如同那已成垢的黑漬,覆蓋本具的清淨智慧,在自他産生衝突時,以強烈的主觀意識,不斷地排斥與攻擊。於他人榮譽之事,不耐他榮;或當他人與己有所對立傷害時,也難放下心頭之恨。其實人人本具佛性,眾生與我們同為一體,如是思惟,肯定眾生佛性本具,才能擴大心量,超越時間與空間,發起自利利他的菩提心與長遠心。

  世上珍貴的珍珠是如何來的呢?沙子掉進了蚌的殼內,牠只能有兩種選擇:一是始終以怨恨心排斥從外而來的異物;二是善待這粒沙子,完全地接納。當蚌不斷吐出養分將沙子包住,經年累月,蚌完全以為沙子就是自己,也就不因沙子的存在而感到痛苦了。

  子貢問孔子:「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恕;心如也。真正能夠將心比心,在人生當中就不會與人樹立仇恨。「此心」就是人人皆有之「佛性」。

  釋迦牟尼佛過去世為忍辱仙人時,受歌利王割其手足,不但不懷恨在心,更誓言成佛後,第一個要度的人便是歌利王。又曾有一世,釋迦牟尼佛行菩薩道時,依過去所願投生為一隻鯨魚王,以自己的身體布施解救正值旱災的人民,即使村民們以刀在魚王身上千刀萬割,依舊不以為苦,誓願救拔這些吃牠血肉的眾生。

  然而,一般人在面對他人加諸於己的難緣時,大多是懷恨在心,甚至想報復,為什麼呢?因為「我執」。眾生執「我」為實有,所以始終為了保護「自我」,不斷和他人産生對立。中國歷史上,有人為名聞而心生嫉妒,不能隨喜他人行善之事;也有人處處以「大我」為出發點,而可以放下前嫌。藺相如以社禝為重,所以容得廉頗將軍的惡言相待。鮑叔牙亦以國為重,薦舉管仲之才,而齊國大王亦以大我為前提,能不計管仲刺殺之仇,任用為相。

  諸佛菩薩的心量,更是遍及法界一切眾生,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經云:「若人惡罵,當觀此聲猶如谷響。若被打時,當觀此身猶如鏡像。若被瞋時,當觀此心猶如幻化。若見忿怒,當觀此心性無諠動。……若遭毀謗,當觀此身猶如虛空,不應加報。……若被譏嫌,當觀本心性離怖畏,不生憂慼。若遇苦時,當觀法性本無逼迫,不見苦相。」在種種違逆境界中,寬容行忍,於諸眾生,心生慈憫。

  能忍自安,有容乃大。臨事不瞋,凡事反求諸己,自然能退一步海闊天空。大海之所以容納百川,因為同為水性。而眾生與我同一法性,無有對立分別,所以遇到任何事,應當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然而,我們卻經常將彼此的言語、心念,乃至行為看得太真實,捉著不放,不斷依著自己的執著,反覆在心裡想著他人加諸於己的傷害,每想一次就如手持利刀,向己痛割一次。其實很多事情早已事過境遷、煙消雲散,何苦自尋苦吃?當知善惡因緣皆是自心所造,深信三世因果,也就能發自內心真誠懺悔、甘心甘受。進一步以智慧與慈悲寬容他人,定能轉惡緣為善緣,化煩惱成菩提。

  眾生與我同一法性,相信人人本具佛性,便能發長遠心,有耐心地拭去心中狹隘不淨的心念,也能慈悲寬容地給予他人時間,除去如同大理石上的黑漬。開闊心胸、放寬眼界,從寬容待人中,身心自然得到安定與自在。

 


單元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