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悲浩瀚遍法界


文/見旆法師


  久遠劫以前,釋迦牟尼佛在因地上修菩薩行時,曾經當過鹿王,統領著上千隻的鹿群。有一次,一位國王出門狩獵,看到這群鹿很歡喜地在草叢中嬉戲,就四處捕捉,鹿群受到圍捕,驚嚇之餘四處奔逃,死傷慘重,鹿群中骨肉分離者甚多。鹿王看見此狀況,心中非常悲痛,於是獨自覲見國王。由於鹿王長得非常莊嚴,加上過去世的慈悲修行力,牠的色身自然的散發出五色慈悲柔和金光,路過城中時,百姓見到都很歡喜,認為是神鹿出現,所以沒有人傷害、阻撓他。鹿王於是來到了國王的面前,虔誠恭敬地長跪頂禮國王,至誠懇切說道:「國王,任何含靈蠢動的有情眾生,都知道要愛惜自己的生命,都是貪生怕死的在世間上生存。今日我們寄居在大王的國境內,遭獵人所追逐,死傷慘重。請大王慈悲,告訴我每天所需要鹿的數量,從今以後,我們願意每天進獻,以供大王享用,但請不要大量的圍殺,使鹿群日日生活在驚懼害怕生死的邊緣。」國王聽了之後生起了慈悲心,隨後說道:「如果每天都能有一隻鹿供御廚所需,我誓言不再打獵。」

  從此鹿群每日依序派遣一隻鹿前去進供。有一日,輪到要去供饌的是一隻懷胎的母鹿,母鹿為了腹中的小鹿,前去請求鹿王,希望待小鹿出生後再去進供。鹿王於心不忍,便以自身取代,以救母鹿及小鹿。國王今日見鹿王親自前來,便追問原因,等鹿王說明之後,真正打動國王的良知善根,惻隱之心、大悲心全然生起,流淚說道:「鹿王尚能如此慈悲濟物,捨己生命救護族中鹿群,我身為人王,卻因自己口欲貪求,每日殺害眾生以飽口福。眾生同我一樣貪生怕死,我何忍再吃其肉,啃其骨。難道我生為人之王,竟連鹿王也不如嗎?鹿王,您的慈悲浩瀚就像是鹿中人,我的心則如人中鹿,與禽獸無別。」於是下令宣告國人,至今以後不得狩獵鹿群,犯者將受國法,國王亦斷食一切有情眾生肉。從此以後,國人及鹿群和睦相處,百姓皆遵從仁道不殺生。此鹿群所居之處,即是「鹿野苑」一名之由來。

  慈悲浩瀚遍法界,眾生皆有本具的佛性、慈悲心。佛法中常言:「慈能與樂,悲能拔苦。」「無緣大慈,同體大悲。」因為眾生皆有惻隱之心,皆有感同身受的心念,故能積極地興悲拔苦,如同懷胎的母鹿,為了好不容易可以來到世間生存的小鹿,頓生起犧牲性命換取小鹿的生命,就像天下父母憐憫自己的小孩,不惜捨命救護的大悲心;又如鹿王、國王生起的惻隱、救護生命之大慈悲心,使本具性德彰顯,而發出「但願眾生得離苦,不為自己求安樂」的悲智願行。

  《華嚴經》云:「諸佛如來以大悲心而為體故。因於眾生,而起大悲;因於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覺。」眾生皆有本具的佛性,然而因為妄想執著,貪求五欲而起惑、造業、受苦,於三界中流轉生死。若造十惡者,墮於三塗惡道;持五戒者,得生人道;修四諦、十二因緣者,得聲聞、緣覺道;修六度萬行者,得菩薩道;自覺、覺他、覺行圓滿即成佛道。《妙法蓮華經》云:「觀三千大千世界,乃至無有如芥子許,非是菩薩捨身命處。」世尊累劫修習慈悲法門、為眾生捨身捨命,如是菩薩行履,最後徹悟了人人本具之清淨自性,照見萬法真實相貌──中道實相之義理,明心見性、見性成佛。

  在人生的旅途中、在修行的菩提道上,當秉持「無緣大慈,同體大悲」之心利益眾生。遇到逆境時,思惟所有眾生皆是我的六親眷屬,既是六親,無可計較,好事給他人,壞事自己承擔,即可轉惡緣成善緣。因著慈悲心,可以廣結善緣,更可以啟發眾生的善根、善行,這盞慈悲之燈,可以照破黑暗、照破無明、照亮心性,如是光光相照、照亮世界,度脫一切眾生從生死此岸到達涅槃解脫的彼岸。


單元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