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道场


文/见睦法师

  实践成佛之道,是何等殊胜的心愿!

  “成就觉悟”不论是从事上或从理上,皆要亲身实际地履行。导师 觉大和尚慈悲循循善诱,令弟子们一一踏上觉途,总让我们从解行并重中,去蜕变与成长。虽然,发心不假外得,但是自利利他要圆满,却必须仗因托缘,所谓“内有本觉,常薰圣种;外仗善缘,助开觉智。”如何善解方便,让这份因地的发心,不局限于一人、一时、一处,而可以遍满法界、重重无尽?发挥这份因地的发心,是起点。

  印度行前,刚打了禅七,收摄后的心念,让步伐更坚定,仿佛不需要经过舟车往返,方能踏上那片故土,因为,它已然在心中良久。

护法记

  将法护心,以心护法,赞扬古往今来护法之人。若非有心人处处留心,后人所凭藉的将更加微薄。

  圣境之中,遗迹堆叠,新旧夹杂,怪不得印土民情。遗迹之所以遗弃,是因为先遗忘了自性,自性一失尘土坌集。是以四众护法,抖擞尘垢,令看得清的人看清,看不清的人但见遗迹,留下些许残砖破瓦,各自雕砌领会。

  但举祇园,看似荒芜,长者护法之心却流传颂扬,金砖铺地的诚挚,换得了部部真经。

行化记

  飞往瓦拉那西的班机,因为大雾而延宕启航。厚重的云层,封止不了向往圣地的行者;等候的转机,正好酝酿步向大觉的心灵默契……。

  繁杂的出入境手续,再加上身分所引来的注目,遥想玄奘大师当年出关的重重艰困,怎可同日而语之?然而,玄奘大师心中那份笃定是如此明确,那份笃定是如何的利益后人!也就是同一份笃定,让玄奘大师及后人追随着悉达多太子“逾城出家”。

  圣道的探究,必是要舍离层层的欲求与迷执的苦行。在尼连禅河边,苏迦塔成就了乳糜供养,滋益太子枯槁的身躯;五位大臣的不解离弃,成就了远离愦闹,思灭苦本的独处。在前正觉山中,菩萨跏趺坐已,地动山摇,山神恐惶,坦言承担不了成正觉之福地;净居天神,指向西南菩提树下有金刚座;石室中龙,唯愿菩萨慈悲善护,切莫遗弃……。世尊成正觉前,在尼连禅河边、前正觉山中,一幕幕交匝上映,是错认、有不解、现惊恐、示觉处、实难舍,众生之绝妙,铺陈为金刚不动心,从不解中立愿、从惊恐中安稳、从明示中移步、从难舍中留影,中边不二,由境发智、由智立行,菩萨的行化所遇——顺逆尽呈安乐。

  来到菩提伽耶,菩萨证道之所在,四众的佛子们,不召而集。奇异纷花的色彩、虔敬投诚的献供,有的蜷伏在一隅、有的放声于天地,齐聚一堂但又各自安身,浮生瞬息但又能令法化无疆。所言菩提树,即非菩提树,是菩提树;所见金刚座,即非金刚座,是金刚座。是与非在菩提道场中销归自性,你与我在菩提道场中体自相同,如是响起了洪炉之名:中道实相之灵台。诸佛证道所在在前,殒没地心的金刚座,等待那有缘之人的到来。

  几人进得了大觉场?几人离得了大觉场!感恩 导师!

 

 


单元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