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心不息


文/見墉法師


  要了解「身心不息」的意義,只需觀察小兒學走。看他掙扎著站起,即使馬上一屁股坐下,或是經歷數次跌撞,一覺醒來仍是要走。有一天在家人的牽持下,終能軟手軟腳的走。這仍然不夠,他要掙扎出他人的掌握,一直到自己能搖搖擺擺,從房間的這一方走到另一方,才綻開笑容,從此跑跑跳跳。「身心不息」大概也有像這樣的意味,不怕困難、不改初衷的去成就一件事,乃至有始有終,行之中有信、有忍。

  《大智度論》說:「信如手,如人有手,入寶山中,自在取寶;有信亦如是,入佛法無漏根、力、覺、道、禪定寶山中,自在所取。無信如無手,無手人入寶山中,則不能有所取。無信亦如是,入佛法寶山,都無所得。」有信心才會起步,能忍才不放棄。譬如:肯定因果,知道福德是修行人的資糧,就會積極的去行善布施;明白了「人生無常,無常便是苦」的道理,便會發起出離心,實踐佛法;知道寂靜的好處,便會修習禪定。在禪修中熬腿痛,便知道什麼是忍,體驗到了一支好香,便知道為何要忍;研究經典中的一個難題時,便知道什麼是忍,豁然貫通後,便知道為何要忍;布施時遇到困難,便知道什麼是忍,克服了困難,體驗到利人利己的快樂時,便知道為何要忍。

  所以,若只是在原地不動,一如往昔,不能算是「身心不息」,也談不上精進。精進有「精勤進步」的意思,也帶著「精微深入」的道理。時時要跨出一步,給自己一個新的起點,要能達到「苟日新,又日新,日日新」。累積福德時,要注意到「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的細微處;在禪修中,覺察到「心隨萬境轉」之後,還要能覺照到「轉處實能幽」;學習布施,知道三輪體空,還要由布施中了解到「非有而有,有即非有,既不執滯,亦不止息」的道理。

  導師 覺大和尚以「福德、教理、禪定」這三件事,讓我們落實於生活中,也教導我們,真正的精進,是不生妄念。我們依著精進去達到身心寂靜,也要明白「身心不息」。發願今生不成就,來生繼續努力,就是身心不息的精進。


單元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