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菩提心 圆成佛道



文/见绩法师


  修行要有所成就,立愿为先。要修菩萨行先要发菩提愿,正所谓“以愿导行,以行满愿”。如果有行无愿,行不会坚固,亦不长久;如果有愿无行,愿也永远不会实现。

  一般人想成就任何事情,都会订定目标,许下愿景。若无弘愿,就不能达到所要完成的事情。世间事业尚且如此,更何况是度化众生的大事?省庵大师云:“入道要门,发心为首;修行急务,立愿居先。愿立则众生可度,心发则佛道堪成。”菩萨道行者能不能度化刚强众生,关键不在众生有多刚强,而在于是否立下坚定的弘愿。诸佛菩萨之所以能够度化众生,圆满佛道,在于弘愿坚固,如阿弥陀佛四十八愿,接引众生至极乐净土;药师佛的十二大愿,誓解众生病苦,心得安稳,进而修行成道。

  修行的目的在于成就无上正等正觉;而欲成无上正等正觉,就要发菩提心。故经云:“修行不发菩提心,犹如耕田不下种。”虽然我们尚未具足诸佛菩萨圆满之功德力,但身为如来子,须肩负起续佛慧命,普济众生的责任与义务。所谓“自未得度,先度人者,菩萨发心。”菩萨道行者,自己虽尚未成就佛果,但为了度化众生,愿代众生受无量苦,忍受一切辛苦与考验,这是菩萨发菩提心的精神展现,故知菩提心为一切诸佛之种子,诸佛如来因菩提心而成等正觉。若世间多一个人发菩提心,就多一粒成佛的种子。

  无量劫以前,一切度佛于世间弘扬佛法。一日,佛陀和弟子们出外托钵。有三位正在路边嬉戏的孩童看到佛陀及众比丘庄严的相貌与威仪,心生欢喜,便各自取下身上及帽子上装饰的白珠来供养佛陀。其中一位孩童问两旁同伴说:“以此供养功德,你们各有何愿?”一位说:“我愿未来能如佛陀右边具大智慧之比丘。”另一位孩童说:“我愿未来能如佛陀左边具神足通之比丘。”问话的孩童则说:“我愿未来能够如佛陀,光明无辈、常有众随。”当时,有八千位天子共同赞叹三位孩童的发心,并说:“果能如此,天下天下皆得其恩。”

  释迦牟尼佛告诉舍利弗:“发愿圆成佛果的孩童是我的前身;发愿具足智慧的孩童是你的前身;发愿具足神通者则是目犍连的前身。”佛陀又说:“你们当初因畏惧生死流转,只想速证涅槃,所以今日只成就声闻的果位;而我因发无上菩提之心,故于今日得成佛果。”由此可知,同样一件事,由于发心不同,所得的功德、智慧、果报也就不同。

  既发菩提愿心,欲广度众生,就需具备教化众生的资粮。众生虽然佛性相同,但品性不同,若欲解脱众生烦恼,利乐有情,广学多闻是必要的条件。如《八大人觉经》说:“菩萨常念;广学多闻,增长智慧,成就辩才,教化一切,悉以大乐。”菩萨为度众生,须向五明处学,即内明、医方明、声明、因明、工巧明等菩萨法门。这些都是为了契悟菩提涅槃、广度有情,而广学世、出世间的种种善巧,以般若智慧转除烦恼,并以方便智慧广学多闻与无碍辩才,教化一切有情众生。

  导师经常教导弟子,要多发心、多学习,并落实福德、教理、禅定的行门。教理是修行的基础;禅定是契悟自性的方便,福德是修行的资粮。以此三方面来涵养我们的修德,非但是成就自己道业的方向,亦是日后度化众生的资粮。

  行菩萨道,为无量众生,发菩提心,立坚固愿。如近代高僧虚云老和尚,一生为了求道、度生,受尽九磨十难。老和尚对佛法坚毅不动摇的信念及行仪,是吾等学习的最佳典范!况今我等,又得出家,又遇道场,又闻佛法,又值善友,不发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之心,更待何日?

  无论佛道如何长远,勿生懈怠而退屈;无论菩提路怎样难行,勿畏艰难而胆怯。唯有人人皆发菩提心,佛法才得以久住,众生才得以救度。这一切均不离当下这念真诚的发心、对佛法的信心以及平等、无私的慈悲心和清净的菩提心。依着这些信念努力实践,将来必能圆满清净庄严的菩提佛果,以无量的福慧供养无量众生,令众生皆得自证真实圆满的心性,获得究竟清净的解脱。


单元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