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平天地寬

文/見心法師


  

  群居的社會中,免不了人與人的互動。在互動中,一般人最容易落入「異見成憎、同想成愛」,所以經常不自覺地處在愛憎的對立中,各種念頭交雜,以瞋惱的心,只看到他人的過失、缺點,造作種種不當的身業、口業,因而結下惡緣、樹立敵人。其實生命中最大的敵人是自己的貪心、瞋心、慢心、分別心、嫉妒心……,為自己樹立了敵我境界卻不自知。《楞嚴經》云:「當平心地,則世界地一切皆平」,故知,若能以智慧止息惡念,把心放寬、放平,心平則天地寬。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內心清淨,本具的智慧開顯,就能時時看得到他人的優點,以謙恭的態度與人相處、學習,從中就能得到啟發與成長;同時包容他人的缺失,做為自我反省的借鏡,就不會只見人過,卻不見自己不足,落入「人莫知其子之惡」的偏執。見賢思齊而「從之」,見不賢反省己過而「改之」,能「從之」且「改之」,則每個人都將成為我們的善知識。更進一步,在善與不善、學習與改過之間,看清因果歷然不爽,發出「不忍眾生苦」的悲憫心,自利利他,就是菩薩住世。

  戰國時代,因為藺相如的智勇,得以完璧歸趙,使趙國免於秦國的貪取與欺壓。藺相如因此功勳被趙王封為上卿,卻引起了廉頗的嫉妒與不滿,時時找機會要羞辱藺相如。藺相如以國家大局為重,寬然大肚,總是讓他、避他,避免二人互鬥,才不致於讓秦國有機可乘,被秦國趁勢攻打,最後感動了廉頗,因而「負荊請罪」成為千古流芳的歷史佳話。常將他人好處想,以慈悲、智慧,為他人設身處地、為大局著想,待人厚道,處世寬平,自能轉惡緣為助緣,成就種種善法因緣。

  釋迦牟尼佛在因地上累劫修菩薩行,利益眾生,縱使遇到加害、辱罵、毀謗,都忍可於心,不生瞋惱。在過去久遠劫有一隻獼猴,住在深山中,有一天當獼猴在樹上採果子時,聽到一位獵人掉落深谷中發出的哀號求救聲,獼猴心中極為不忍,就攀著崖壁到谷底將獵人背負出谷。此時獵人卻因饑餓難耐,想殺死猴子裹腹,於是心生惡念、恩將仇報,拿起石頭砸獼猴的腦門。血流滿身的獼猴,雖萬分驚訝,卻毫無悔意,反而更加憐憫獵人不知悔改的惡行,隨即發願:「我今日無緣度化此人,但願他能時時蒙受佛菩薩的慈光加被,信受佛法而得度。」故事中的獼猴,就是佛陀在累劫修菩薩道時的前生,而獵人就是提婆達多。 

  世尊成就佛道後,仍不時面對提婆達多的惡毒傷害,亦毫無瞋恚之念,佛陀於《法華經‧提婆達多品》中說道:「由提婆達多善知識故,令我具足六波羅蜜,慈悲喜捨、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成等正覺,廣度眾生,皆因提婆達多善知識故。」世尊視眾生為多生累劫的父母親眷,對自己有著深重恩德,並深知眾生心及其煩惱痛苦所在,因此以大悲心、大願力,往返於娑婆世界八千次,示現成佛度眾、利樂有情。

  昔日寒山問拾得:「世間謗我、欺我、辱我、笑我、輕我、賤我、惡我、騙我,如何處治乎?」拾得云:「只是忍他、讓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幾年你且看他。」寒山、拾得是文殊菩薩及普賢菩薩的化身,菩薩示現世間,提醒世人一切順逆境界皆緣生則有、緣滅則無,若能明白緣起性空之理,於順逆二境不迎不拒──於順境中,不貪著、不驕慢;在逆境中,甘心甘受、隨緣了業,就沒有受欺辱的「我相」與外境相應。

  修行就是在眾生境界中安忍不動,忍得住,則心平,心平天地寬。然後發大悲心、行大願行,慈眼觀眾生苦,等念冤親、拔苦予樂,學習佛陀世世生生行菩薩道的精神,累積福慧、圓滿六波羅蜜,自覺、覺他圓滿,成就佛果。


單元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