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平天地宽

文/见心法师


  

  群居的社会中,免不了人与人的互动。在互动中,一般人最容易落入“异见成憎、同想成爱”,所以经常不自觉地处在爱憎的对立中,各种念头交杂,以瞋恼的心,只看到他人的过失、缺点,造作种种不当的身业、口业,因而结下恶缘、树立敌人。其实生命中最大的敌人是自己的贪心、瞋心、慢心、分别心、嫉妒心……,为自己树立了敌我境界却不自知。《楞严经》云:“当平心地,则世界地一切皆平”,故知,若能以智慧止息恶念,把心放宽、放平,心平则天地宽。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内心清净,本具的智慧开显,就能时时看得到他人的优点,以谦恭的态度与人相处、学习,从中就能得到启发与成长;同时包容他人的缺失,做为自我反省的借镜,就不会只见人过,却不见自己不足,落入“人莫知其子之恶”的偏执。见贤思齐而“从之”,见不贤反省己过而“改之”,能“从之”且“改之”,则每个人都将成为我们的善知识。更进一步,在善与不善、学习与改过之间,看清因果历然不爽,发出“不忍众生苦”的悲悯心,自利利他,就是菩萨住世。

  战国时代,因为蔺相如的智勇,得以完璧归赵,使赵国免于秦国的贪取与欺压。蔺相如因此功勋被赵王封为上卿,却引起了廉颇的嫉妒与不满,时时找机会要羞辱蔺相如。蔺相如以国家大局为重,宽然大肚,总是让他、避他,避免二人互斗,才不致于让秦国有机可乘,被秦国趁势攻打,最后感动了廉颇,因而“负荆请罪”成为千古流芳的历史佳话。常将他人好处想,以慈悲、智慧,为他人设身处地、为大局着想,待人厚道,处世宽平,自能转恶缘为助缘,成就种种善法因缘。

  释迦牟尼佛在因地上累劫修菩萨行,利益众生,纵使遇到加害、辱骂、毁谤,都忍可于心,不生瞋恼。在过去久远劫有一只狝猴,住在深山中,有一天当狝猴在树上采果子时,听到一位猎人掉落深谷中发出的哀号求救声,狝猴心中极为不忍,就攀着崖壁到谷底将猎人背负出谷。此时猎人却因饥饿难耐,想杀死猴子裹腹,于是心生恶念、恩将仇报,拿起石头砸狝猴的脑门。血流满身的狝猴,虽万分惊讶,却毫无悔意,反而更加怜悯猎人不知悔改的恶行,随即发愿:“我今日无缘度化此人,但愿他能时时蒙受佛菩萨的慈光加被,信受佛法而得度。”故事中的狝猴,就是佛陀在累劫修菩萨道时的前生,而猎人就是提婆达多。 

  世尊成就佛道后,仍不时面对提婆达多的恶毒伤害,亦毫无瞋恚之念,佛陀于《法华经.提婆达多品》中说道:“由提婆达多善知识故,令我具足六波罗蜜,慈悲喜舍、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成等正觉,广度众生,皆因提婆达多善知识故。”世尊视众生为多生累劫的父母亲眷,对自己有着深重恩德,并深知众生心及其烦恼痛苦所在,因此以大悲心、大愿力,往返于娑婆世界八千次,示现成佛度众、利乐有情。

  昔日寒山问拾得:“世间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如何处治乎?”拾得云:“只是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寒山、拾得是文殊菩萨及普贤菩萨的化身,菩萨示现世间,提醒世人一切顺逆境界皆缘生则有、缘灭则无,若能明白缘起性空之理,于顺逆二境不迎不拒──于顺境中,不贪着、不骄慢;在逆境中,甘心甘受、随缘了业,就没有受欺辱的“我相”与外境相应。

  修行就是在众生境界中安忍不动,忍得住,则心平,心平天地宽。然后发大悲心、行大愿行,慈眼观众生苦,等念冤亲、拔苦予乐,学习佛陀世世生生行菩萨道的精神,累积福慧、圆满六波罗蜜,自觉、觉他圆满,成就佛果。


单元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