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熟巧精──真精進


文/見詣法師


  《虛雲和尚法彙年譜》中提到虛雲老和尚座下的弟子具行禪師,初出家時不識一字且耳患重聽,求諸師口授,字句以心記之,不到二年,六時禮誦皆熟,諸經悉能背誦。精勤勞務、修持苦行,凡築牆蓋房、植菜挖土、灑掃炊爨,無一刻閒暇,念佛也無一刻停歇。虛雲老和尚見其密行難得,請為戒壇尊證和尚。後臨終時至,以三昧真火端詳坐化,衣物不動,全身灰燼,唯手持之木魚磬柄成焦炭,令見聞者悉發信敬之心。

  具行禪師修行有如此的成就,唯其精進行持所致。從不識一字,由他人口誦教導,慢慢將經文熟記、背誦。如是日以繼夜的努力,從不會到學會,從會到熟悉,進而提升至巧妙,最後達到精湛、精義。這些過程絕對非憑空而來,皆是一步一腳印身體力行所成就。

  菩薩行者為度化無量無邊的眾生,向五明處學。塵沙惑業在「會熟巧精」的粹鍊中,漸漸化除。從有學趨向無學,再由無學而無不學。菩薩具備種種度眾的資糧,依著不同的因緣與根機,隨緣度眾。「百花叢裡過,片葉不沾身」,度一切眾生,無一眾生可度,最終回歸本自清淨的心性。菩薩就是不斷地學、不斷地覺;一步步腳踏實地邁向成佛之道。

  修行過程中,一個是學、一個是無學。學,屬方便法門,以大慈悲心,廣學多聞,增長智慧,成就辯才,教化一切,悉以大樂。無學,是悟到本心,一切皆是現成的、本具的。了生死就要在心性上用功,學與無學相互增益,直至佛地。

  佛法中聞思修三慧,乃會熟巧精之極致。聞慧,文字般若也。舉凡文字、言教來述說佛法的道理皆是,依文字、言教落實修行,而不執著文字、言教,就是聞慧、文字般若。透過聞慧、思慧、修慧返觀自照,啟發般若智慧,以始覺之智照本覺之理。能反觀、反聞、檢討反省的這念智慧心,即是觀照般若。思惟所聞之教理並修習之,即得由生滅的識心,契入不生不滅之真心。聞的當下,即思、即修,反聞聞自性,如是精勤不退,必能證得實相般若。

  周利槃特伽出家學道,五百羅漢同教一偈,一句伽陀,經一百日之久,仍然得前遺後,得後遺前,不能成誦。其兄先出家入道,見其如此愚鈍,遣令還俗。他傷心痛哭,持繩至樹下尋短。佛陀以大慈悲心告之:「成無上正覺,不由汝兄。」便教念「掃帚」二字,記熟後再記「除垢」,從外在的掃除塵垢,令大地清淨,到日夜思惟將此無相掃帚,將心中的塵垢掃除,最後證得無學位,這就是在「會熟巧精」中成道證果的實例。

  「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即便是愚鈍之人,只要經過精進努力,學成後與有智之人無二無別。子曰:「譬如為山,未成一簣,止、吾止也!譬如平地,雖覆一簣,進、吾往也!」若不精進,一曝十寒,斷斷續續,修行就不容易成就,如經所云:「譬如鑽火,未熱而息,雖欲得火,火難可得」,小水常流則能穿石,書讀百遍理則自現,即是「會熟巧精」的實踐。

  世間一切百工技藝秉持「會熟巧精」之理,恆心不懈,必成大事。出世間更是如此,若無精進、發長遠心,豈能成就佛道、續佛慧命?除了事相上的精進,以不生不滅心為本修因,將來定成不生不滅之佛果,即是理上的精進。這念心本自具足,不假外求;雖人人本具,若不去契悟,清淨心始終無法現前。

  《圓覺經》云:「一切如來,本起因地」。因地心、果地覺,這就是修行的根本。安住在本心本性上,不打妄想、不落昏沉、不起心不動念,保持清楚明白、如如不動、處處作主的這念心時時刻刻存在,就是理精進、真精進。修行人以「會熟巧精」在事理上迴互用功,依心起修,依性起修,則轉識成智、轉凡成聖,必定指日可待。


單元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