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住的自在

文/见畴法师


  学佛之人,应如何解脱烦恼,得到究竟自在?《金刚经》云:“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此段直指佛法宗要的经文,一语总赅,即是“无住生心”。

  “住”,并非指色身的安住,而是指念头的活动。念头停在哪里,就住着于何处,因此,“无住”意指不住色、声、香、味、触、法六尘境界,不住于对境时所生的分别攀缘心上。念念圆明,不忆前境、不着现在、不念未来,内外不住、三际不住,心则无所滞碍,本具的清净心即能现前,是为“无住生心”。

  六祖大师当年正因闻至此一句“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契悟自心,而说偈言:“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说明这念菩提自性本具现成,始终不生不灭、不动不摇,未对境之时,能知的觉性常存不灭;触境的当下,知冷、暖、痛、痒的觉性亦从未有来去,是绝对的,其性空寂、本来清净,为烦恼尘劳所不能染。虽其体性是空,却又妙用无穷、能生万法,从自心体上起用,则能成办种种善妙功德,进而圆彰万善。

  人人虽有本具的清净心,但无法显发全体大用,是因为被妄想浮云所遮蔽,错用这念心起而贪、瞋、痴,造诸恶行,失去本有的光明,如《六祖坛经》云:“智如日,慧如月,智慧常明。于外着境,被妄念浮云盖覆自性,不得明朗。”一旦在境界现前时着境生分别,就有无量的相对计度──好坏、是非、对错、宠辱……,由此对立区分,引发种种妄想;妄想相续,层层缠结,而形成执着;执着的心继续攀缘尘境而愈加坚固,进而造作种种恶业,感得万般痛苦。

  因此,人生所有的烦恼苦因,皆由着境住相而起,只要常行无住之理,一念回光,返照心源,清净心必能现前,因为净心就在妄心中,如金在矿,并非离开烦恼垢染而独立存在;只要不起攀缘心,即是清净心,非一非二,亦一亦二。

  无住心并非高不可登,在日常生活中随时皆可修习。平日见一切人若好若恶之际,心如虚空一般,不滞留于任何情境,不取不舍,时时以智慧返照自心。面对冤亲之境,或有言语触刺、伪诈欺争等对立现前时,亦不谈论、批评他人的是非善恶过患,更不起酬害报复等心,以因果的道理自我反省,思惟此是过去宿殃恶业果熟,并非他人蓄意恼我;或思惟空性之理,观眼前的六尘境界,看似真实,然皆因缘和合而无常变异,每一刹那都在改变,皆成前境,了不可得;思惟眼前令自己苦恼难堪之人,在眨眼的瞬间,其色身正在代谢衰老之中,其心念亦已经历无数的生灭流转,身心早已不同于前一刹那;他人如此,自身亦是,乃至一切有为之法,都是因缘假合而暂存,是为相续的假相,空不可得。

  此外,亦可时时思惟他人的善处、长才,曾施于己的点滴恩德,常存感恩回报之心,好事给他人,坏事向自己,功德归三宝。如是思惟,平息妄念,此心安住不动,了了分明,如此用功,心则能逐渐离尘离境,一切不住。

  能够将心归于空性,还要以无住心从体起用,修一切善、不执着一切善,修无修修、体用一如,才是最究竟的佛法。听经闻法、诵经礼佛、修诸善行……皆是心的作用,因为无住,所以起修后不执着功德,能所俱空、归于觉性,就是无为法。

  面对境界时,知而不着,却不妨碍起种种智慧、慈悲之用,能依循正理圆满处理当下的状况,作用后又归于无念……如此良善循环,无念不碍有念,起念作用时不着相,用后又归于原点、安住无念,从体起用、摄用归体,体不碍用、用不离体,就是“无住生心”,亦即“一乘任运,万德庄严”的圆满境地。

  禅宗一代高僧虚云老和尚,少小即离尘出家,为维系佛法命脉,引领群迷登觉岸,逾百年的人生岁月中,坐阅五帝四朝,受尽九磨十难,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未曾生一丝退悔之心。尽管情势险恶,老和尚皆能不住于境,而生智慧之用,知何者应做、何者不应做,以无我无人的大无畏精神,护法度生,即做即了、心无所著,成就佛事而来去自在,正是“无住生心”最具体的展现。

  超凡的修证,来自平日的精进,圣人亦是从凡夫位开始修行,只要我们时时依此理而行,不生人我憎爱分别,除却杂染妄想,“念念照常理,心心息幻尘”,时时刻刻分明作主,这念心恒在定慧当中,无处而不自得。

  《六祖坛经》云:“凡夫即佛,烦恼即菩提。前念迷即凡夫,后念悟即佛。前念着境即烦恼,后念离境即菩提。”只要离开一切虚妄尘劳,于一切境无忆、无着、无染,必能狂心顿歇,化除烦恼的迷云,息灭万象虚幻的纷扰,见到始终不曾失去的自性光明,彻照十方圆明。


单元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