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性功德法财

文/见遵法师


  《史记》云:“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又云:“渊深而鱼生之,山深而兽往之,人富而仁义附焉。”说明了衣食财货充裕,是人民生活的基本条件,民生达到一定的水平后,方能利于施行道德层次的教化。

  财富是一种福报,所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佛法当中的“取财之道”,即是八正道当中的“正命”,以正当、不违背因果的方法来赚取钱财、维持生命。不违背因果,除了不违犯国家法律,更不可杀生害命,或者对社会有不良善的影响,如此便可称之为清净的职业。有一份清净、正当的职业,再加上积极、努力的工作态度,以“敬、慈、和、真”的原则来做人做事,事业必定能够成功,财富也定能丰足。

  一般人都认为钱财多多益善,但财货运用不当,很容易招来祸害,所以钱财不是罪恶,而在于人心。晋朝有一位钜富名叫石崇,他富可敌国,拥有许多奇珍异宝,甚至还把皇帝所拥有的财宝比了下去,因此,他终日耽溺于财色之中。最后,遭人妒害,引来了杀身之祸。

  战国时代的巨商吕不韦,将钱财投资到政治上,官拜秦朝丞相,却因为财大势大,为秦始皇所忌,最终饮鸩而死。前者贪女色,后者贪权势,两位求财的因心皆不正,最终都导致了丧身失命的苦果。故寒山子有云:“贪人好聚财,恰如枭爱子,子大而食母,财多还害己。”若人贪著名利财色,只为了满足个人眼前的私欲,终将自食恶果,一如枭母为子所食一般。

  所谓“君子富,好行其德;小人富,以适其力。”“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君子不因贫困而忘失德行风范,如孔子“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而君子在得志之时,必将恩泽惠施于人,不会如同小人专擅私欲。所谓“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仁人君子求取财富的目的,是为了大众的富乐,因此更显发其宽大慈仁的心量与德行。

  宋代名将范仲淹,平生乐善好施,在尚未显达之前,经常周济贫苦或贤明之士,而当他身居朝廷要职时,用俸禄购置了一千亩良田,取名为“义田”,以义田的收成来照顾全族的人──每天都发予粮食,每年都给予衣服,凡是有嫁娶或丧葬,还会特别补助;另外,曾经出仕为官而今在家待职者,也会给予补助,若是恢复官职,才停止发放。他甚至挑选了族中年长而且贤明的人来专司会计,专门管理这些善款的帐目。范仲淹从事慈善之举,一直到他去世,前后长达三十年。他虽然官位很高,俸禄丰厚,但一生勤俭朴实,留下了慈仁济世的家风给子孙。而他的后代子孙,依旧力行义田的制度,持续惠施大众,真正是承继了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遗志。

  导师 觉大和尚曾开示:“人生有五种层次:物质生活、精神生活、道德伦理生活、功德善法的生活、心灵生活。”有了财富,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满足物质生活,再进一步提升到精神生活,有艺术、休闲、运动等方面的调剂。再提升,则有“忠孝仁爱信义和平”的道德观念,涵养更为丰沛,如范仲淹的义田制度,即是扩展仁爱之心的善行义举。然而,这些尚属于世间善法的范畴。若能提升到功德善法的生活,勤修六波罗蜜、广集福慧资粮,积累功德法财。最后了达所修的一切善法、福报,亦是生灭的,只有这念心不生不灭,是永恒的存在,而能“修一切善,不执一切善”,这念心始终保持清楚明白、如如不动,这就是修行追求的最高层次──心定如大地、心净如止水、心明如皎月──这就是心灵生活的最终目标。

  古德云:“知足第一富,无病第一贵,善友第一亲,涅槃第一乐。”对于财富能够知足、淡然,即是真正的富足。若能进一步发大乘心,观众生苦、发菩提心,不仅不执着财富,且积极布施,为众生而难行能行、难忍能忍,就是真正的菩萨行。如佛陀过去生中曾为能施太子,为了满足一切众生之所需而入大海求宝,精进不懈。行者若能效法能施太子,世世生生不疲不厌,行善不执着善、施而无施,定能究竟契入菩提、涅槃,圆满自性当中无量无边的功德法财。


单元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