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染之舍离



文/见诣法师


  经云:“五欲是障道本,若不学断,无由证圣。”《大般涅槃经》云:“譬如佞臣教王作恶,五根佞臣亦复如是,常教众生造无量恶。善男子,譬如恶子,不受师长父母教敕,则无恶不造,不调五根亦复如是,不受师长善言教敕,无恶不造。”当知五根攀缘而生五欲,造作恶业而有苦果,若要舍离苦果,须先断弃五欲,方能灭除集因,苦果不生。出家修行之人想要与道相应,唯有在“五欲”境界现前时,起觉观对治,切莫放逸、姑息,小疾不治终成大患。假令纵逸,从生至老,一无所得,不但辜负十方信施的护持,更辜负师长、常住的栽培、指导,错失万劫一生成佛作主的大好因缘。

  佛经里有一则公案:一日,佛陀与弟子外出行化,经过荒野无人处,看到沟边散落着一坛黄金。佛陀告诉弟子:“那是毒蛇!”大众并不明白其中含意,便跟着佛陀离开。过了一会儿,路过的农夫看到黄金,就兴高辨烈地把黄金扛回家,认为是天降鸿福啊!此后,不但不去耕种,还大肆建造华屋,身穿绫罗绸缎,四处炫耀自己的财富。亲友看到农夫一夕致富,纷纷向他借钱,然农夫贪吝不舍,一毛不拔,亲友遂起恶心告到官府。岂知,前阵子国库遭到盗贼抢夺,那一坛黄金正是盗贼逃跑时掉落在路旁的。农夫因为一念贪心,致使财产全数充公,身陷囹圄,命在旦夕。所以,佛陀说:“黄金如毒蛇!”然而,世间人往往不解此理,想尽各种方法累积财富,到最后妻离子散、家破人亡,仍然看不清这个真相。

  过去有一个齐国人,与一妻一妾住在一起。每回丈夫出门,必定吃饱喝足才回来。妻子很好奇,问他是与哪些人一起吃喝?农夫总是得意洋洋地说,是跟城里有钱有势的人在一块儿。妻子与妾很纳闷,既然跟富贵人家在一起,为什么从来没有显达的人物到家里来呢?于是,妻子趁丈夫外出时,偷偷地跟在后面,看看他到底去了什么地方?结果,走了一天,全城没有一个人停下来与丈夫说话。妻子一直跟到了东城外的坟塳间,才看到丈夫竟向祭拜的人乞讨剩余的酒肉,坐在地上吃喝起来,吃得不够,又四处张望,看看哪个坟上还有吃的。妻子回到家中向妾哭诉:“原来,丈夫是这样吃饱喝足的,我们依靠一生的人,竟然是这种模样!”此时,丈夫还不知道妻妾早就发现他的丑行,仍然以不可一世的样子回到家中。这就是乞求富贵的丑态。

  所谓“财色名食睡,地狱五条根”,众生将自身系缚其中而不知出离,主要的原因就是把外在的境界当成实有,把这个身体当成是我。由于执着为我,起我执、我所等邪见,因而产生贪、瞋、痴、慢、疑等烦恼,造作诸恶业,流转生死。所以,首先要破除“我执”。平日静坐思惟,这个臭皮囊是地、水、火、风四大假合而成,头发、皮肤、眼睛……属地大,地大属坚性,地大就归地;泪水、唾液、血液……属水大,水大属湿性,水大就归水;身上的热量属火大,火大属暖性,火大就归火;出入息为风大,风大属动性,风大就归风。这个色身无常变灭,虚妄不实,根本没有“我”的存在,是空性。

  我们的念头也是如此,在刹那间流逝,《金刚经》云:“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到底哪一个才是真正的心呢?前一刻才觉得喜爱的事物,经过因缘的改变,下一刻就弃若敝屣。我们贪着吃的、用的、穿的、住的;追求钱财、家庭、爱情、名望、权势、健康……有哪一项是永恒不变的?有生必有灭,是不变的真理,如果起了贪着,必将受到无尽的苦恼。因此,不断地思惟“无常、苦、空”的道理,当境界现前时就起观行对治,假以时日,一念相应,定能看破放下五尘的染着。

  “毋执去来之势而为权,毋固得丧之位而为宠,毋恃聚散之财而为利,毋认离合之形而为我。”放眼将人世兴衰看一回,则心机、妄念顿消。人生难得如爪上泥,短短数十年的光景,去除五欲的追求,所剩几希!今生若不努力修行,跳脱五欲之牢笼,三途恶道之苦随之而至,迨那时苦不堪言,后悔不早预修,为时已晚。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且看,追逐五欲之人,岂有满足之时?“无求胜在三公上,知足常如万斛余。”有智之人,岂不谨慎待之!


单元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