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的智慧

文/見山法師


  「放下和空性」的道理,經常令人不解,甚至與自我觀念相衝突,因為人們總是想要擁有得更多。縱使明白「退一步,海闊天空」,我們仍然捨不得或放不下,只因害怕失去而一無所有。事實上,放下才能真正感到解脫、輕鬆與舒暢,這時才會了解心中的煩惱、垃圾,是多麼沉重的負擔。

  美學大師蔣勳曾提及一件往事。七○年代,他赴法國留學,課餘時在旅行社打工當導遊。有一次在「米羅的維那斯」雕像前講解維納斯的故事時,突然有位台灣婦人用台語問他:「這是啥人的某?」剎那間蔣勳愣住了!面對表情惶惑的故鄉長者,她是那麼渴望地想知道,為什麼你們會欣賞一個幾乎裸體的女人?這簡直與她所認知的倫理道德完全相反,是難以承受的美!

  這一句「大哉問」,後來成為蔣勳最大的感觸,他想:「我能不能和這些人講『美』是什麼﹖『藝術』是什麼﹖如果沒有辦法,那麼我在巴黎大學所學到的藝術知識、專業辭彙,都是假象、都是空的。」這個感觸,讓他放下學院派的姿態和腔調,清楚地知道自己要講述的對象是大眾;如何讓大眾懂一幅畫、了解一位畫家,成為他講述或寫作上的最大課題。

  唐朝智閑禪師,生性聰敏卻參悟不得。一日溈山靈祐禪師對他提問:「如何是你父母未生前的本來面目﹖」智閑雖然多聞強記,卻無一句可答。他萬念俱灰,將所有的筆記燒掉,行腳後離群而住,精勤在心上用功終於徹悟本來面目。

  號稱「周金剛」的德山大師,對自己註解《金剛經》的精心著作《青龍疏鈔》引以為傲,但在行腳的路上遇到賣燒餅的老婆婆提出大哉問:「問君買餅點何心﹖」周金剛也呆立半响答不出一句,心中慚愧、懊惱。後依老婆婆指引,親近龍潭禪師,放下自己執著的成就,在禪師的善巧點醒下,徹悟了本具的真心。

  學佛是一種生命的回歸,是減法哲學。所謂「為道日損」,綜觀人的一生,總是追求著永不止息的欲望,然而,由渴愛、物質、表象所堆砌出來虛假的我,其中隱含著無常之苦,正是讓生命輪轉不息的業力。

  佛法告訴我們,人人皆有本具的清淨覺性,這念覺性不生不滅,方是「真我」。如何才能找到真正的自己呢?佛陀在菩提樹下悟道,說:「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證得。」所以,修行不在為人生增加什麼,而在於放下多餘的塵勞與愛著;生活也不在衡量自己擁有些什麼,而是回歸純淨的本來面目,找到真正的人生意義與生命價值!

  佛陀時代,有一梵志手執一束花要供養佛。佛說:「放下!」他放下手中的花,雙手合十,恭敬地準備聆聽佛陀的清涼法語。佛又說:「再放下!」梵志心當中感到很奇怪:「我這麼恭敬,雙手合十站在這裡,準備聆聽開示,為什麼佛要我把手也放下呢?」這時佛又說:「還要放下!」原來佛應機施教,要他把心中的念頭也放下,這時梵志即有所契悟。

  《金剛經》中有一個譬喻,假使我們在生死的此岸,欲度過煩惱的中流,到達涅槃的彼岸,那麼搭乘六波羅蜜的船筏是必要的。但是當我們到達了彼岸,就不需要扛著船筏走,只要把它放下即可。因此,經云:「法尚應捨,何況非法?」所以,修六波羅蜜之後,三輪體空,無能、無所,歸於本心,當下即在彼岸。不著有、無兩邊,這就是「無我」的解脫境界。

  「放下」是修行的核心,既無所得、也無所取。「無所得」,是因本自具足;「無所取」,是要取而不著。俗話說:「事能知足心常泰,人到無求品自高」,人因知足而常樂,因無求而自在,所以,在人生的道路上,奉行放下的生活智慧,才能擁有自在灑脫的生命風光、才有究竟解脫的寂靜安樂!



單元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