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面對逆境

文/見榆法師
  

  當逆境來敲門時,你會展開雙臂來迎接,還是連窗簾都拉下,假裝自己不在這兒?似乎與沮喪、挫敗、否定自我價值畫上等號的逆境,大家都不歡迎它的到來。然而學步的孩子跌倒了,都會想辦法再站起來,什麼時候開始,我們選擇了逃避,決定了停止進步?

  面臨逆境時,是悲觀、放棄?還是激勵自己,勇於挑戰、學習,從中突破困境,達成目標?AQ,逆境商數,以一個人面對逆境時的心態,來衡量能否成功的關鍵。AQ愈高,愈能接受挑戰,積極樂觀,不屈不撓,愈挫愈勇;反之,埋怨、消極、對自我喪失信心,則是AQ低的人面對逆境的反應,終致半途而廢,一事難成。達成目標、實踐理想、獲得勝利、創造巔峰的人生,在成功的光芒之下,背後所歷經、克服的逆境,顯得難以覺察。如韓信少貧受辱,仍保有志氣,堅持不懈,成為漢興三傑之一;甘地以不合作運動反對英國統治印度,多次被捕入獄,但所造成的政治、社會影響,使其被尊稱為「聖雄」。事實上,能夠洞悉自己的長處與不足,確立目標而不自我設限,積極學習,便能將逆境化為開拓自我、突破現狀的轉捩點。在逆境中擁有堅韌、樂觀的心態,即能將重重阻礙化為逆增上緣。

  恐懼與逃避,實質上並非來自於面對逆境本身,而是由於害怕他人的目光和看法,不知如何評斷自己而衍生出種種悲觀的反應,所以寧可退於自認為較安全、平穩的狀態,但也因此錯失了學習成長與實踐理想的機會。身處動盪紛亂的世代,孔子在考驗與磨鍊中學習與成長,為天下有道、人民安樂的理想努力。《論語》中記載,石門的司門者以「知其不可而為之者」來形容孔子,可以說是十分貼近的描述。因為孔子的堅持,他成為古今中外偉大的教育家、政治家與哲學家,其言行與教育理念影響至今。對於孔子而言,雖然努力未能收立竿見影之效,但腳步卻不曾因此而停止。《達磨二入四行觀》中:「經云:逢苦不憂。何以故?識達故。」能夠了達一切法皆由因緣所生,不順遂、不如意之境,是過去業緣成熟,而當下所應行、所當行之事,仍能勇往直前,即是清楚覺照,不為外境所轉,自然不憂不懼、不苦不悲。

  逆境如何是順境?黑暗如何是光明?煩惱如何是菩提?逆境之感來自於違逆了自己的習氣、執著,因此衝突點即是修除習氣,覺察、覺照、覺悟的下手處。用智慧心引導正確的方向,觀眾生苦、發慈悲心,作為修行的動力。歷代祖師在因地上發大心、發大願,不問是否容易成就,但問能否承擔如來家業、弘法利生、拔苦予樂。玄奘大師不畏國令,隻身取經,將所有艱難視為必須克服的阻礙,歷時十七年的西天取經,返國後投注所有心力於譯經事業,為中國佛教留下難得珍貴的法寶、資糧。義淨大師的<取經詩>中,亦描述著取經時的困難:「晉宋齊梁唐代間,高僧求法離長安;去人成百歸無十,後者安知前者難?路遠碧天唯冷結,沙河遮日力疲憚;後賢如未諳斯旨,往往將經容易看。」玄奘大師所選擇的路,是肩負眾生的法身慧命、承擔救拔眾生苦的重責,令後代眾生得聞佛法經教。因為具足正知正見,因為悲智雙運,逆境是通往理想的順境,黑暗是光明的前奏,煩惱是覓得菩提之處。禪宗祖師云:「心生則法生,法生則心生」、「心法雙亡性即真」,當心能夠安住於如如不動、清楚作主的覺性上,諸法回歸實相之理,不再有內外、好惡之別,亦無外境能夠牽制、纏縛,真正能任心自在。

  當逆境來敲門時,若選擇逃避,因心中偏邪的知見障阻,仍會反覆地面臨相同的窘迫;若選擇面對、克服逆境的考驗,同時也突破了自己的格局;若是擁有遠大的理想、堅定的信念、宏闊的胸懷,因為慈悲與智慧,自然從內而外充溢著從容、自信和勇氣,生命的寬度將無限地拓展,生命的價值將充分地展露,逆境又有何懼?「百花叢裡過,片葉不沾身」,心中安詳自在,坦蕩蕩無所執著,順逆境都無法停留智者的腳步,堅定穩健地邁向前方。




單元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