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因識果出離生死
文/見醫法師

  

  人生最大的苦莫過於生死之苦,人人害怕死亡,因為它代表生命的結束、親人的永隔,以及再多的執著都得放下。不知去向的茫然、不能作主的無助、愛別離苦的無奈,使得人們恐懼、害怕面對,只好假裝沒事,不斷地向外尋求五欲之樂,如同喝酒之人,短暫地麻醉自己,終究還是要承受苦果。

  俗諺云:「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種瓜不會生出豆子;種豆也不會長出瓜來,世間所有的一切都離不開因果法則。苦的來源是過去造了惡業,如今因緣成熟,就必須承受苦的果報。即使是大智慧的佛陀,也免不了因果的報應。過去有一漁村遇到乾旱,河水將近枯竭,魚兒因恐懼而紛紛跳至岸上,人們便高興地到河邊抓魚。其中有一小孩因調皮而拿著木棍,敲了魚頭一下,這個小孩便是佛陀的前身。因為這樣的因緣,即使佛陀後來成就佛果,仍免不了要受三個月頭痛的果報。由此可見,因果報應絲毫不爽,不想承受苦果,就要在因上努力,不造惡業就不會有惡果。

  果是因和緣的和合,例如:一顆種子,必需要有陽光、水、空氣和肥沃的泥土,才能長出果實。「有因有緣事易成,有因無緣果不生。」除了要知道因果的道理,還要了解影響因、果的「緣」。萬法皆由因緣所生,不是自然而有,例如:樹不會自己生樹,蘋果不會無緣無故地長出來,不只生命如此,無生命也是如此。佛經說,一切萬物分析到最後都只是極微塵,所有一切的名相都只是和合所立的假名而已。仔細分析這些道理就會知道,萬法因緣生,其性本自空寂,沒有能主宰或恆常不變的特性,所以並非實有。萬法亦包含世間一切道理,當遇到逆境時,能思惟萬法緣生的道理,便能轉念。例如:遇到別人惱怒我們,就思惟所遭遇的一切必是有因有緣,經云:「甘心甘受,都無冤訴。」能知道因緣果報的道理,才能甘心甘受。

  過去有一位法師為弟子們開示五戒的道理,因其中一人不相信,師父便和他約定各拿出一雙鞋,放在人潮很多的街道上,結果不到半天的時間,弟子的鞋就被偷走了,而師父的鞋仍安然留在原處。於是法師藉此因緣告訴大眾,因過去自己持守不偷盜的淨戒,所以沒有偷盜的因,也就不會有被盜的果,可見因果的道理是真實不虛的。深信因果的道理,才能在面對逆境時甘心甘受,都無冤訴。要了解每個果報的當下,就又是另一個因的開始,因此甘心甘受才能解冤釋結。若不能甘心甘受,四處抱怨、訴苦,便又種下惡因,惡緣愈結愈深,未來又會承受怨憎會苦的果報。如此思惟,就能明瞭惡業果熟實不是別人的關係,而是自己所造的因、感得的果。

  遠離惡果的方法便是「斷惡修善」,子曰:「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只要有業就一定有果報,所以要藉由佛法的薰修,不斷反省檢討,改過遷善,並將自己所學分享他人,令別人也能一起提升。如此不斷用功,煩惱就會愈來愈少,心就能愈來愈清淨。

  最後,還要學習菩薩的廣大願心,修一切善,不執著一切善,因為有執著就有生滅,離開生滅法,才能得到真正的解脫。因此只要對佛法有信心,對因果的道理堅信不移,如此精進不懈,不但能生死自在,更能永斷生死,得到究竟解脫。



單元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