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行中庸之道
文/見禱法師

  

  何謂中庸?朱熹言:「不偏之謂中,不易之謂庸。」當能夠不偏頗、不變易、不過或不及,於一切時中,為人處事都能恆順萬法軌則,以平常心處之,即是中庸。為什麼做任何事都要能夠恰到好處,不偏不倚?因為唯有行中庸之道,才不會踰越或不及,例如,對人不會一味卑躬屈膝,或不分是非對錯一味迎合,而喪失了進退的準則;處理事情既不粗心大意、盲目躁進,但也不因此而膽小保守、猶豫不決。唯有保持中庸之道,才能一切合宜。

  有一次,子夏將至魯國莒地為官,來向孔子請教為政之道。孔子說:「不要求快,不要貪求小利,求快反而達不到目的,貪求小利就做不成大事。」由此可知,欲速則不達,而事事在枝末上斤斤計較,眼光就無法看遠,偏頗之下,就失了大方向與準則,所以,過與不及都會產生弊病,都需要恰到好處的智慧。

  修行之人為求解脫生死,必須精進向道,但在精進的過程中,又如何避免過與不及,才能恰到好處?《四十二章經》云:「沙門夜誦迦葉佛遺教經,其聲悲緊,思悔欲退。」於是佛陀開示沙門,修行就好比彈琴,弦太緩,則彈不出樂音;弦太急,則聲音斷絕;當急緩得中,則可彈出美妙的樂聲。修行正是如此,精進當中,不過度緊繃而產生疲乏,也不懈怠而退失道心,應當常行中道,如經云:「心若調適,道可得矣。」

  過去有一少年,一日至深山向一位異人請求傳授劍法。他向師父請示:「師父!假如我努力學習,需要多久才可能學成?」師父回答:「也許十年吧!」少年說:「家父年事已高,我得服侍他;假如我更加認真地學習,需要多久才能學成?」「嗯!這樣大概需要三十年。」少年愈問愈著急,便再問師父說:「如果我不惜任何勞苦與代價,一定要在最短的時間內學成呢?」「這樣子得跟我學七十年才能學成。」少年聽了之後,訝然無語,不知所以然!

  當我們的心過或不及,表示落在得失的兩邊,當在得失利害之中,本具的清淨智慧就被障蔽;智慧被遮障,本有的神通妙用就不能發揮;當內心有所造作,就落入執著分別。修行之人唯有放下貪、瞋、癡、慢,不急功近利,亦不懈怠消沉,秉持著「允執厥中」,才能達到無過無不及的中庸境界,讓當下這念心時時刻刻清明在躬,不落入兩邊,處處作主,站得住,站得長,常行中道。



單元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