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行中庸之道
文/见祷法师

  

  何谓中庸?朱熹言:“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当能够不偏颇、不变易、不过或不及,于一切时中,为人处事都能恒顺万法轨则,以平常心处之,即是中庸。为什么做任何事都要能够恰到好处,不偏不倚?因为唯有行中庸之道,才不会逾越或不及,例如,对人不会一味卑躬屈膝,或不分是非对错一味迎合,而丧失了进退的准则;处理事情既不粗心大意、盲目躁进,但也不因此而胆小保守、犹豫不决。唯有保持中庸之道,才能一切合宜。

  有一次,子夏将至鲁国莒地为官,来向孔子请教为政之道。孔子说:“不要求快,不要贪求小利,求快反而达不到目的,贪求小利就做不成大事。”由此可知,欲速则不达,而事事在枝末上斤斤计较,眼光就无法看远,偏颇之下,就失了大方向与准则,所以,过与不及都会产生弊病,都需要恰到好处的智慧。

  修行之人为求解脱生死,必须精进向道,但在精进的过程中,又如何避免过与不及,才能恰到好处?《四十二章经》云:“沙门夜诵迦叶佛遗教经,其声悲紧,思悔欲退。”于是佛陀开示沙门,修行就好比弹琴,弦太缓,则弹不出乐音;弦太急,则声音断绝;当急缓得中,则可弹出美妙的乐声。修行正是如此,精进当中,不过度紧绷而产生疲乏,也不懈怠而退失道心,应当常行中道,如经云:“心若调适,道可得矣。”

  过去有一少年,一日至深山向一位异人请求传授剑法。他向师父请示:“师父!假如我努力学习,需要多久才可能学成?”师父回答:“也许十年吧!”少年说:“家父年事已高,我得服侍他;假如我更加认真地学习,需要多久才能学成?”“嗯!这样大概需要三十年。”少年愈问愈着急,便再问师父说:“如果我不惜任何劳苦与代价,一定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学成呢?”“这样子得跟我学七十年才能学成。”少年听了之后,讶然无语,不知所以然!

  当我们的心过或不及,表示落在得失的两边,当在得失利害之中,本具的清净智慧就被障蔽;智慧被遮障,本有的神通妙用就不能发挥;当内心有所造作,就落入执着分别。修行之人唯有放下贪、瞋、痴、慢,不急功近利,亦不懈怠消沉,秉持着“允执厥中”,才能达到无过无不及的中庸境界,让当下这念心时时刻刻清明在躬,不落入两边,处处作主,站得住,站得长,常行中道。



单元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