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谷中的桃花源
文/見橙法師

  在《賢愚經》中,訴說著這麼一則公案:古天竺國有一個習俗,懷孕的婦女必須回到娘家待產,於是有一孕婦一手牽著七歲兒子,懷裡抱著一個男嬰,跟著丈夫準備返回娘家。在返家途中,丈夫卻被毒蛇咬死,於是她強忍悲傷,繼續帶著二個孩子回去娘家。婦人因孤立無援,只能先將大兒子留於河畔,抱著小兒先涉水渡河。沒想到至河中央時,河邊突然傳來淒厲的慘叫聲,婦人回頭一望,看到野狼正在咬食她的孩子,驚懼之餘竟失手將懷中的嬰孩摔落河中,嬰孩不幸被河水沖走。她因傷痛懊惱,不小心又跌落水中,腹中的胎兒也因此流產。壓抑著滿身苦痛,勉強渡過河水,遇到路上的行人,便問起家中父母的近況,沒想到父母親竟在前晚發生的一場大火中被燒死了。她慌忙地又問渡河過來的行人,住在對岸的公婆還好嗎?此時路人卻告知,他們因碰上盜賊,雙雙遇害了。

  婦人再也承受不住打擊而發瘋了,不顧一切地在路上狂奔、驚叫,不在乎掉落的衣物,也不在乎裸露的身形,嚇著了路上行人,紛紛說她中邪了、瘋了,直到遇見正在法會中說法的佛陀。

  見到佛陀的婦人,心智、神識得以穩定下來,慚愧地意識到自己裸露的身軀,立刻穿上別人為她準備的衣裳,聽佛陀開示因緣果報等種種道理,解除了她心中的憂愁苦惱,也發起了在修行路上永不退轉的堅定信心,了解到人生的真生命。

  每個人的生命中,當遇上突如其來的變故,好似祥和的世界一時風雲變色,人生從快樂的雲端,掉入了幽暗的深谷。但這並不代表人生從此就得絕望、喪志,落入了人生幽谷,可以是人生的轉捩點,而不一定是終點。一般人遇到了生命中的困境,往往怨天尤人,認為自己是世上命運最悲慘的人,將心力淹沒在自憐自艾的情緒之中,但對於有理想抱負、有智慧的賢聖而言,卻能從幽谷中尋找契機,發現另一片桃花源。古代的大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周遊列國十多年,卻無賢明的君王肯任用他、採納他的治國之道,但最終他將畢生所學投注教育,有教無類,著《春秋》,闡發了君王為政得失的史事,令後人警惕與學習,成為現代令人尊崇的至聖先師。

  近幾年轟動一時的社會新聞,有一原本和樂幸福的家庭,就在教授丈夫出門上班時,不明原因地被遊民瘋狂追打致死,家庭頓時破碎,正當全民關注之際,學習佛法的妻子卻平靜地說出一段話:「抓在手中的風箏,始終飛不高、飛不遠,唯有放手,風箏才能更開闊地迎向天際。」希望已故的丈夫和社會大眾能夠原諒犯人,於是平息了風波,也留給世人更多正面的省思。

  佛教教主釋迦牟尼佛貴為一國王子,無法解開何以眾生注定生、老、病、死的人生謎題,毅然出家修行,儘管投注了心力後,才發覺外道與苦行並非究竟,但未因此而放棄追求真理的決心,最終成為覺悟真理的聖者,眾生也才得以聽聞佛法。

  為什麼當遇上外在種種境界、困頓之際,卻能有截然不同於一般人的態度?佛法告訴我們,要有「正知正見」,也就是正確的觀念可以引導我們正確的作為。而最實在的真理、人生觀,首要即是「因緣果報」的道理,所謂「欲知過去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未來果,今生作者是」,在世間有為的法則中,種因即感果,因果歷然,所以想改變人生、命運,從起一切善念、修一切善事開始,如儒家所說的:「失諸正鵠,反求諸其身。」

   再者即是「緣起性空」的道理,知道萬事萬物皆是眾緣和合所生,沒有一樣事物可以獨立存在,所以是假有,本性是空。依著此理則知,沒有任何挫折、煩惱不會過去,不令自己淹沒在憂苦的情緒中、沉浸在往昔的回憶中,才能縮短傷痛復原的時間,走出悲傷的幽谷,然後再出發。

  第三,則是「眾生皆有佛性」的知見。佛者,覺也,也就是我們能見、聞、覺、知,卻又無形無相的這念心是本具的,非父母所生、他人給予,蠢動含靈皆有。也因此我們定可重建起自己面對未來的信心,審慎地思惟,錯誤可以反省,過失可以改正,作為可以更多考量、設想,則人生始終有著無窮盡的希望。

  古人云:「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形容處於絕處也可發掘出新希望,而佛法則更直接地告訴我們箇中道理,所謂「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也就是說明「萬法唯心」。所以,明白根本道理,再依著三方向的正確知見來思惟、作為,人生除了可以活得更積極、更有意義,也處處無不是生機與光明,發現幽谷中的桃花源。



單元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