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法得成于忍
文/见筵法师

  “坐阅五帝四朝,不觉沧桑几度;受尽九磨十难,了知世事无常。”一代禅宗巨擘──虚云老和尚在百岁高龄时留下此生的写照,所有人事的交替、境界的磨难,俱化为忍心不动的安详自在,因为“忍”而成就了道业,也为后世保存佛祖道场,为寺院守住祖德清规,所以,当我们面临人生的无常时,不妨先忍下来,寻找光明的契机,走出人生的幽谷。

  《佛遗教经》中说:“忍之为德,持戒苦行所不能及,能行忍者,乃可名为有力大人。”不管是世间上的事业,或是出世间法的修行,最重要的就是一个“忍”字,持守戒律和修苦行,都必须有忍耐的心作为基础,否则绝对无法成就。“忍”字上面一把刀,面对将刀子插进心中的那般痛苦,都能不为所动,心自然就能够安定下来,进而产生出一种智慧的力量,使我们不会被烦恼所迷惑,被情绪所左右,心得到清凉与自在,即使处在困厄的环境中,都能不为境界所动。

  佛法说:“烦恼即菩提。”当我们面对痛苦的境界时,如果能够忍下心中的烦恼,透过智慧清楚地认识与观察,就会发现“烦恼”与“快乐”只在一念之间,只要我们的心能够作主,即使是面临人生中的低潮,亦能够转化观念,随遇而安,俗话亦说:“竹影扫阶尘不动,月轮穿沼水无痕。”所以,如何将自己从情绪中释放,关键就在于面对事情时,能不能定下心来?有没有智慧来转化外境?倘若忍得住、耐得过,境界也是无常的,痛苦终将过去。

  儒家也是以“忍”来修身养性,孔子说:“小不忍则乱大谋。”孟子更提到:“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以艰苦的环境来磨炼自己,培养更大的心量及智慧,来承担未来的重责大任,假如忍不下外面种种环境的考验,便容易自暴自弃,忧伤懊恼,无法再振作,走出挫折的情绪,那么,成功将永远与自己擦身而过。

  苏轼在《贾谊论》中提到:“夫君子之所取者远,则必有所待,所就者大,则必有所忍。”汉朝时的贾谊虽然有远大的志向,经国治世的才能,只因汉文帝刚开始未采用他的建议,便无法承受这样的打击,整日愁思旋绕,终于在强烈的失望中郁悒以终。相对地,汉朝初期的张良则因为忍而成功立业,苏轼认为张良之所以能够建立他佐汉灭秦楚,并报亡国之仇的功业,不在于圯上老人的授书,而是经过其教导与启迪,终于学会“忍”的道理,使得张良由恃勇而懂得用智,由浮躁变为沉稳,能忍人所不能忍,因而能辅佐刘邦建立开国大业。“忍”,是张良一生成功的关键。

  因此,能忍人不能忍,就能度过逆境,走向光明,世间上的事情如此,修行学佛也是如此。释迦牟尼佛过去修菩萨行时曾为忍辱仙人,因为能够忍耐歌利王支解其肢体,而成就了忍辱波罗蜜。最后,端坐菩提树下,也是因为忍心不动而降伏天魔,成就无上正等正觉。玄奘大师在西天取经的过程中,面对鸟兽飞绝、白骨成堆的沙漠,因缺水而性命交关之际,仍然意志坚定,忍心不动,发大誓愿:“宁向西天一步死,不向东土一步生。”最后终于走出无人能够横越的戈壁大沙漠,前往印度取经。由此可知,忍是一切事情成就的基础。

  憨山大师云:“红尘白浪两茫茫,忍辱柔和是妙方,到处随缘延岁月,终身安分度时光。”面对变化万千的世界、纷纭的世事,如何才能让自己的心境保持一任平常,不会随着外面的境界而有高低起伏?唯有忍辱,方能以静制动,只要沉得住气,忍得下来,就能改变自己的命运,走出人生的幽谷。





单元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