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
文/見寅法師


  有部有名的電影,「蝴蝶效應」。

  這部片子描述一個有特異功能的人,可以透過腦中記憶的重組,來改變命運。我們的命運,像是一連串的記憶數據,這些數據經過重新組合,留存在我們印象中的命運也就改變了。唯識的業種說,殊不知那都只是記憶體的讀取罷了,如過眼幻影,並非生命真正本質。

  片中人透過不斷地重組記憶數據,試著改變自已和身旁親友們的人生結局,希望透過不同的選擇,產生不同的結局。生命中每一個緣起就是一個轉折,就是一種選擇,他不斷在每一個緣起處嘗試不同的選擇,但發現總難有圓滿的解決。可見人生因緣的牽纏糾葛,實難以邏輯概之,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有了輕重得失,就是零和遊戲。

  當嘗試一層層的緣起選擇,都無法找到皆大歡喜的圓滿答案時,最後,他回到最初的選擇點當中,這是所有層層相疊因緣的開端。面對最初的緣起,最後他選擇放棄了與他摯愛緣起的機會,而使所有人從因緣的迷團當中解脫。他的愛人,因為脫離了他的因緣,而離諸痛苦的結局。他終於發現最初的執著,最細微的心念緣起,似乎成了所有問題的關鍵答案。

  結局很耐人尋味。在茫茫人海中與摯愛的人相遇,卻不再相識,然而看到所愛的人神采奕奕,過著快樂自在的人生時,他微微一笑,他知道他作了對的選擇。

  生命是一連串的選擇題。人活在不斷的選擇當中,所有的選擇都是心念的呈現,一個選擇接著一個選擇,一個心念包裹著一個心念,由細到粗,而成為境界,這些選擇結果串連出我們一生的命運。

  每個人都希望透過選擇,來成就光明美好的人生。然而從因果的角度來看,你必須選擇正確的因,才能產生期望中的果報。如果凡事從自我的欲望來作選擇,則容易自溺於層層欲望而作繭自縛,只有從無私、無我來作選擇,才能成就人我之間圓滿的法界。

  當知境界只不過是心中欲念的投影,凡夫的種種造作皆是以自我利益為中心,皆是為了滿足自心的貪、癡欲望,所以我們面對境界考驗時,常常無法作正確的選擇,而在補考當中循環。這種心念所衍生的眾生關係,就是一種冤家的業緣,也是一種對立的緣起,這就叫作冤結。因為貪、瞋、癡心念所產生的法界,就是晦暗、逼迫、纏縛的法界。

  這是因為當我們面對境界時,心中的無明種子惑動習氣,如貪心鼓動佔有欲,使心念向內收縮而造成自私、晦暗;如瞋心激起憎恨、報復,使心念向外擠壓而造成對立;如癡心迴護迷戀,使心念執著而纏縛不已。

  「解結解結解冤結,解了多生冤和業」,要解冤釋結,才能使人我從黑暗糾纏中解脫出來,解冤釋結要從第一因就作對選擇,才能理出頭緒,所謂第一因,就是觸境的初心,就是要覺察、覺照,遠離貪、瞋、癡的直覺惑動,凡可皆從光明坦蕩、利益眾生的角度來看待,光明坦蕩則無所藏私,所照之處得垢結迥脫;利益眾生則心量廣大,所對之處就能解冤釋結。

  「正心正語正行,正正堂堂為上人;覺己覺人覺他,覺覺照照證法身。」彷彿是導師 覺大和尚的人生縮影,更透著 導師的風骨與道氣,提醒自己要像 導師一樣,光明坦蕩地面對所有選擇,為利益眾生而砥礪點滴悲願;要時時覺照自己的無明習氣,不隨境轉,忍心不動,堅住正念。

  感嘆自己修行路上多苦惱磨難,用忍行捨,受教於師,從師受用,卻總要過盡千帆,方知無不可捨。鼓勵自已,有境界來時,要忍得住洶湧業力,要堅持迴護風雨飄搖中的善念火苗,只有在腳跟下有個安身立命之處,才是最實在的,其它的風風雨雨,就如同一夢。

  希望自己生命中的下一個微笑,是覺者的微笑,就像 導師一樣,忍出豁達,嘗到無盡法味。



單元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