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愍眾生 願皆成佛
文/見約法師

  

  《華嚴經》云:「諸佛如來以大悲心而為體故,因於眾生而起大悲,因於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覺。」一切諸佛菩薩皆為芸芸眾生而來,因不捨一眾生的悲憫,所以發菩提心、大悲願心而成等正覺。

  儒家云:「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雖不能至,心嚮往之。」修行日久,考驗日艱,唯有以諸佛菩薩為師,發廣大悲願心,從日常生活中去落實觀世音菩薩的大悲、文殊師利菩薩的大智、地藏菩薩的大願及普賢菩薩的大行,才能自利利他,弘揚佛法,成就佛道。因此,早晚課誦、出坡作務及參禪打坐,都是發菩提心的因緣。自古以來,祖師大德領任何執事都是盡力盡心,以此供養十方諸佛、賢聖僧眾及普利群生,故經云:「彼既丈夫我亦爾,不應自輕而退屈。」當緊隨古德聖賢之行履,基於大悲願心,觀一切眾生皆為我過去親眷,又一切眾生皆有佛性,故要度化他們,使其覺悟、成佛。

  至聖先師孔子不捨一眾生之悲憫胸懷,在《論語》公冶長篇中說明歷歷。一天傍晚,孔子和顏淵、子路兩位弟子隨興交談,孔子說:「何不談談你們的志願?」子路說:「我願將自己的車馬、衣裘和朋友共享,就是用破舊了,也不覺得遺憾。」顏淵說:「我願不誇耀自己的才能,不表揚自己的功勞。」子路說:「我們也想聽老師的志願!」孔子說:「我願老年人都能得到奉養,都過安樂的生活;朋友之間能以誠信相待,不互相猜疑;年少的人都能得到適當的教養,並能感懷親德;天下的人都能各得其所,處處充滿祥和之氣。」聽完孔子的志願,顏淵發覺自己仍然擺脫不了自我意識的束縛,即使不誇耀才能、不表揚功勞,潛意識中仍有相當份量的「我」存在,還不能達到無我的境界。所以,想要促進社會祥和之氣,不管面對男女老少,對待眾生要能一律平等,只要達到無我的境界,「伐善」、「施勞」不需抑制,自然消失於無形之中,孔子這種為天下老者、朋友、少者設想的悲愍懷抱,才是無我的境界。

  孔子具有悲憫眾生的胸懷,時時刻刻為天下蒼生著想。《論語》為政篇中說:「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在他七十歲時,這念心能夠「從心所欲,不踰矩」,因為這念心安住、落實,所以與中道實相相應。古聖先賢之所以成聖成賢,往往就是在成就他人的千錘百鍊中,成就百折不撓的堅忍毅力與胸懷千古的高遠格局,以及落實普濟眾生的菩薩行履。

  修行要成就佛道,就要先發大慈悲心,因為慈悲心是菩提心的前方便;有了大慈悲心,再慢慢提升、淨化,達到《金剛經》中所說的無住生心,就是真正的菩提心現前。因此,有了眾生,我們才能發慈悲心,才能生菩提心,才能成等正覺;而成等正覺就是要作眾生的牛馬,普濟一切眾生,使眾生都能成佛!



單元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