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身處世重細行
文/見漸法師

  

  科技的高度發展,為生活帶來許多便利,但是人們對禮節的重視卻不如往常,因此下列場景隨處可見:電梯中一片靜默,唯有一人正旁若無人地講著手機,大眾只好被動地聆聽;在須穿著正式服裝的場合,卻有不修邊幅的年輕人穿著運動涼鞋……。眼見世風日下,禮儀逐漸被大眾忽視,社會上開始有一股聲音,提倡禮儀養成及品格教育,成為近來最熱門的話題之一。

  「孔子學院」在世界各處成立,曾被認為「過時」的儒家文化再度受到重視。對儒家而言,「品格教育」即是成為「君子」的教育;而從佛法來看,品格教育更加微細,包含了生活中的細行及威儀。具足威儀,講求細行,不僅能為他人所尊,更是成賢成聖的初門。

  我們不妨反向思考:若不具禮儀,有什麼害處呢?人不能離群索居,因此在與人互動的過程中,若不知進退,不但事情無法圓滿,也會讓他人心生煩惱。所謂「君子不重則不威」,舉止不能莊重、得體,自然無法贏得他人的敬重;若能具足禮節,不僅能增進自身的修養及人格,也能在待人處世上左右逢源。了解禮儀及細行的重要性後,便能向上提升。

  孔子一生提倡恢復周禮,認為周禮乃富強國家、安定人民之要道。治國的大方向是如此,在個人的生活細節上,孔子更是毫不隨便。《論語》中有許多關於孔子生活的相關記載:「席不正不坐」,表示座位要端正、合禮。「朝與下大夫言,侃侃如也;與上大夫言,誾誾如也。君在,踧踖如也,與與如也。」孔子在朝廷上與職位不同的官員交談時有其節度:與職位較低的官員談話時,態度和氣愉快,不使人感到壓迫;與職位較高的官員談話,則莊重適度,但不刻意附和;至於對國君,則表現出十分恭敬而略為不安之貌,但又具足威儀、合於禮節。由此可見,禮儀與細行除了顯現自身的人格,更是智慧與慈悲的表徵。唯有善觀因緣,才能以合宜得體的態度對待他人。

  在佛法中,「威儀」乃是入道之方便,藉由觀照身口威儀,使心念日漸清明微細。因此,不論是初入佛門的新學,或是已用功一段時間的老參,注重威儀皆是重要的修道方法。「內心有德無邪,曰『威』;外身言行端正,曰『儀』。」真正的威儀,是由內在之德行顯發而表現於外的行為,故可攝受人心。

  佛陀慈悲提示我們入手之處,即是「四威儀」:行如風,立如松,坐如鐘,臥如弓。日常生活中離不開行住坐臥,行走時安詳徐步,如輕風吹拂;站立時不偏不倚,如蒼松挺立;端坐時攝心專注,沉穩如鐘;睡眠時面向右側吉祥而臥,能安穩入睡而無惡夢。以四威儀來收攝身心,可使道業有所增益,亦令大眾心生恭敬、歡喜。

  更進一步來說,如「三摩頂偈」所云:「守口攝意身莫犯,莫擾一切諸有情,無益之苦當遠離,如是行者能度世。」修行人除了身、口不惱害他人之外,心中更應具足慈悲,從心念上來護念別人,不擾亂大眾,則自身也能得到安詳、自在,自利利他,攝受眾生,因而圓滿「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願心。

  由此可見,不論是儒家或是佛法,都十分重視威儀禮節。那麼,該如何具體落實呢?可從兩個方向來努力:四威儀與「敬、慈、和、真」四箴行。首先可以四威儀觀照自身,己身之修養與內涵必能有所提升;進一步實踐四箴行,在事業、人際,乃至於道業上,發自內心地實踐恭敬、慈悲、和睦、真誠的態度,如此必能令他人心生歡喜,且能早日成就道業。

  一生守禮的孔子,年至七十時,已能隨心所欲,行不踰矩。佛弟子中持戒第一的優波離尊者言:「我以執身,身得自在;次第執心,心得通達,然後身心一切通利。」尊者由於持戒清淨、微細,而能證得阿羅漢果。由此可知,威儀、規矩及禮節的養成,並不是束縛,而是通向自在解脫的大道。放縱自己的行為不但毫無利益,反而須承擔不良後果;知所進退,身心有節,才能通達真正的自在。因此,不論做人、做事、世間法或出世間法,皆可以禮節及細行為努力的方向,如此必能圓滿人格,乃至成賢成聖。



單元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