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境與順境
文/見彥法師

  

  三千年前,佛陀夜睹明星,成就無上正等正覺;其後四十九年,普潤法雨,為熱惱眾生帶來清涼的甘露法藥。於是,大眾依著佛法安身立命,超越了逆境與順境,得到真正的安穩。

  佛陀時代,有兩位比丘聽說佛陀在舍衛國宣說法音,便風塵僕僕前去聽法。不料在半途水已用盡,烈日當空下兩人口渴難耐,但還是勉強前行,終於找到了一口水井。他們失望地發現水中有許多小蟲,倉卒成行下,竟忘了帶濾水的工具,若是喝下這樣的水,勢必違犯佛制的殺生戒。最後,其中一位比丘不顧一切地汲起水來暢飲解渴,另一位比丘為了堅持戒律,沒有喝下任何一口水,但也因此喪失了性命。

  隔日,喝了水的比丘來到舍衛國,見到佛陀,並報告這一路的經歷。佛陀為了教化這位比丘,便呵斥了他的愚癡,並且說道:「持戒而死的比丘已經升天,他早以神通力前來頂禮請法,證得初果聖位。」破戒比丘聽了佛陀的教誨,後悔不已。

  萬法唯心;同樣是逆境,有智慧的人知因識果,堅持善法,精進不退,不僅消除了宿業,同時更種下善因,未來必能享受殊勝善果,乃至成就出世功德。如此,逆境便成為順境,順逆之間,完全取決於我們的心境。能夠堅住正念,依著佛法的道理來面對,一切都是功德福報;反之,不能堅住正念,迷惑於外境,功德就當面錯過。

  昔日,唐代高僧悟達國師五歲便能吟詩,十三歲更奉丞相之命,開示講經,聽者日以萬計,時人皆譽為菩薩;不惑之年,更蒙宣宗賜紫袈裟,署為儒、道、釋三教首座,於皇宮內昇座說法,為會昌法難後中興佛教的法臣。懿宗也因景仰悟達國師的道行,親賜沈香法座,並於座下聆聽法音。悟達國師自幼至長,名冠一時;歷任皇帝,隆厚非常,人天之最。然而,受到沉香座供養之時,悟達國師一念愛著,招感了累世冤業,留下了膝生人面瘡的千古公案。順境背後,逆境不也正在伺機出現?

  由此省思,真正的逆境是我們心中的煩惱,而真正的順境是無住的修行。唯有隨時提起覺性,安住在無念、無相、無住的本性上,心中就有無盡的神通智慧妙用,得以超越順、逆諸境,無入而不自得。



單元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