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合的重要性
文/見祖法師



  無論動靜閒忙,這念能知能覺的心,要時常迴光返照,如如不動,不隨境轉,而能恆常作主。佛法講「解行並重」,就是要把所學所知的道理,真正落實在日常生活中,並且藉境驗心、藉事鍊心。通常在靜中有十分功夫,到動中可能僅剩一、二分,所以必須把握種種因緣,不斷學習與磨鍊。

  一場法會的圓滿,必須具足因緣,靠大眾和合共事方能成就;若缺乏助緣,想要獨自完成,是很困難的。例如:從籌備至完成一場法會當中,負責承辦的人員總是抱持著兢兢業業的態度,因為箇中狀況錯綜複雜,所以必須掌握每個環節。執事人員絞盡腦汁、花費心力,每個細節都須詳盡地規劃、仔細謹慎地沙盤推演,方可初步敲定行程。唯恐計劃得不夠縝密,所以各組人員會再召開一次又一次的協調會議,將所有工作範圍逐一陳列,並彙集整理成為書面資料,然後再進行溝通討論,經過如此繁複的程序,才算是完成規劃。

  事實上,行程的規劃執行並不算太難,但是人與人相處共事時,因為有不同的觀念想法,在習氣與我執尚未斷除的情況下,就可能因意見相左而影響活動的運作。因此,從共事中觀照自心,透過覺察、覺照,探究衝突煩惱的起源,經由反省檢討、改進,乃至達成整體的共識,這是必修的課程,也是法會籌備過程中值得注意與學習之處。一個團體最重要的是要有共識,人與人相處之間有了共識,才不會產生摩擦,才會和氣。現今社會由於彼此競爭激烈,各企業間為了不被淘汰,遂轉變獨立營運模式而成為團隊合作的機制,結合相同的理念與共識,能產生一股強大的團結力量以迎接各種考驗。

  在《阿含經》中,世尊因阿難的啟請,而開示「六和敬」的道理,目的是維繫僧團倫理。僧有和合的意義,僧團即是僧眾和合聚集所組成的團體。共同居住的僧眾必須遵守六和敬,一者身和同住:身業能和睦共處。二者口和無諍:口業能和氣不起爭論。三者意和同悅:意業能共同和諧欣悅。四者戒和同修:共同遵守戒律規矩。五者見和同解:有相同的見解、理念。六者利和同均:利益共享均霑。六和敬,能使道場更團結、興盛。

  此外,中台四箴行──對上以敬、對下以慈、對人以和、對事以真,是中台禪寺僧俗四眾弟子的共識。為人處世中,能以恭敬心接受指導,對治倨傲輕慢之心;以慈悲心包容他人過失,降伏斥罵指責的瞋恚心;以和睦化解彼此的紛爭摩擦;以真誠不偽的心,認真負責地把事情做好,去除應付了事的習氣。朝這四個方向共同努力,便能成就自利利他的菩薩行。

  和合是為人處世的根本之道,個性要和善,對人要和悅、和藹,相處要和氣、和睦,人與人之間才能和諧,在眾緣和合之下,做起事來就容易成功。因為有和合的共識,就能團結;因為團結,就能產生力量,面對境界能無所畏懼。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