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貴在心不在境
文/普高精舍大乘解行研經班學員 傳熹

 

  人生所要追求的目標應當是什麼?是豐厚無虞的物質生活?還是眾人景仰的權勢地位?抑或是如日中天的事業威望?即使這些都擁有,卻仍可能因為欲望無限而衍生更多煩惱。現在的自己認為,只要心中感恩與知足,即使沒有達到這些目標,仍是個有福且富貴之人。

  學佛前,一直以來的觀念就是要讀好書,考上好大學,有份好工作,才有富裕無憂的人生。因此,雖考上公務員,卻因是最基層的員工,身處司法機關的第一線──服務台,成天被充滿負面情緒的當事人包圍著,覺得自己也同樣陷入苦海,一無是處。

  學佛後,了解世間一切都是無常,所謂「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當年繁華鼎盛一時,而今滄海桑田;俗話也說富不過三代。面對富貴,什麼才是正確的心態?就是隨時保持知足常樂的態度。許多人的煩惱都來自於比較,有相比的心理,就加重我執、造成了競爭;若能知足,隨遇而安,就可以得到快樂,也不會因經濟狀況不如人而生煩惱。

  幸福的質量,來自於心靈的飽滿。悟到這念心,將佛法的道理落實在工作上,發現自己更怡然自得了,不因身在基層而不滿。俗話說:「公事門中好修行。」原來我身處的環境正是可以積功累德、廣結善緣的寶地啊!此後面對當事人,更可以用慈悲心、平等心來待人處事。除了利他自利,有因緣也勸發苦海中的當事人學佛解脫煩惱,連帶也正面影響了工作的同事。漸漸地發現,服務台的氛圍變了,同事不再時時抱怨民眾的無理謾罵,還可以跟來詢問的當事人開開玩笑,緩解對方焦慮的心情。

  原來,心念的力量寬闊無邊,真正的富貴在於這念心:我們能知足感恩,內心就是富足的,也才能手心向下,給與別人無私的溫暖與奉獻;而當起煩惱時,從內心照破煩惱,化解貪、瞋、癡、慢、疑,轉煩惱成菩提,就能得到真正的幸福快樂,也才是真正的大富大貴。






單元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