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寶至上 無求富貴來
文/普高精舍大乘解行研經班學員 傳紐

 

  人們常以拜佛燒香為名,求財、求利、求心安;殊不知錢財乃國王、水、火、盜賊、不肖子孫五家所共有。富貴是一種果報,人人都渴望這種果報,但多數人只知在果上求,而不知要在因當中努力。

  現代社會,人們喜歡與他人比較,汲汲營營地追求財色名利,認為擁有物質上的豪宅、名車、存款是富貴;不如願、求不到時,便糾結煩惱,不得自在。即使好不容易得到了,又覺得不夠,為了滿足更多的欲望,又設定另一個目標,總是被「想要」的念頭淹沒綁架,而不以為苦。

  一次在法會中聽到見燈大和尚開示,深刻體會到:貪、瞋、癡三毒熾盛是世人的通病!每個人都想大富大貴,一般人看到別人住好房、開好車、用名牌,就覺得他們是在炫富,可是自己心裡明明也很想成為那個炫富的人;有這種仇富的心態,怎麼可能成為富有的人呢?因此不要老是抱怨、認為千錯萬錯都是別人的錯;應當改用正面的想法,以「見賢思齊,見不賢而內自省」來檢討反省。「命由我作,福自己求。」想要富貴、成功,就要從生活中的小細節做起!唯有在因上植福、培福,不斷地福慧雙修,如此良善的循環,才得以心想事成、所求滿願。

  往常,自己在每年的最後一天,必定會安排與親友共聚跨年,在人山人海的倒數聲中,迎接新的一年。曾有一年因事無法相聚,當時心中充滿空虛、落寞,短短的一個晚上,卻覺得漫長難耐,任憑這念心妄想紛飛,覺性無法作主、使不上力,被虛妄不實、念念相續的負面情緒包圍,而不自知!透過持續的薰修佛法,對心法開始有些體會,明白原來無法獨處,是因為習慣於攀緣外境,常為「色、聲、香、味、觸」五欲所牽、不能知足。而這些生活中芝麻綠豆般的瑣事,在未聽聞佛法前,可都是令人生惱的大事呢!

  隔年,參加八關齋戒,在莊嚴道場中聆聽師父的甘露法語,透過受持戒法、禪修靜坐洗滌塵勞,身心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安定、清涼。「一切福田,不離方寸。從心而覓,感無不通。」體會到這念心「無所從來,無所從去」,只要收攝狂心,當下即是菩提。

  修行無非是為了調伏自己的習氣,「有一些些,還有一些些」,境界一來,習氣往往又無聲無息地出現,所以必須以法為依歸,生處轉熟,熟處轉生。《佛遺教經》云:「不知足者,雖富而貧;知足之人,雖貧而富。」佛法告訴我們,修布施可以把貪心的念頭轉過來。從前傳紐是一個只知有形財富,而不懂心中富足的人;來到精舍,開始學習布施,從剛開始時的著相布施,到現在知道布施了時間、體力、金錢都要三輪體空,隨著布施擴展了心量,心情也愈顯愉悅。原來,富貴是一種心境,無關物欲,一切都是以心為根本。

  感恩老和尚創建中台淨土,讓弟子於佛法「覺的教育」中領受法益,在紅塵中找到一個安身立命之處。感恩得遇善知識引導,以佛法的正知見為生命的指標,放下無明、執著,珍惜今生有種植福田、增長善根的因緣,在日常生活中腳跟點地、一步一腳印地踏實修行。願與三寶結生生世世的法緣,以期悟到如來智慧、如來妙心,這一念心「內無所得,外無所求」,心得自在,是則為真實的富貴。






單元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