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在恭敬中求
文/普耕精舍初級禪修班學員 傳悟

 

  現今科技發達、網路普及,電視上和網路上有許多弘法節目,想聽經聞法,並不難:乃至透過網路,也很容易取得想閱讀的佛經,故現在許多社會大眾,對於能夠聽經聞法、閱讀到佛經,不易生起難遭難遇之想,聽法時或讀誦佛經時,缺乏恭敬心。

  佛滅度後,佛說的法是經過弟子們的結集,才有了梵文的經典;再經中國歷代高僧大德,不辭千辛萬苦,甚至不惜犧牲性命到印度取經,將梵文經典帶回中國後,又投入甚多的人力、物力、時間進行翻譯,才有了中文的佛經。期間又歷經多次法難,許多佛經遭受毀損,所以現今能讀誦到這些留存下來的佛經,實如開經偈所云:「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面對如此難得的珍貴法寶,怎能不生起恭敬心?

  佛法云眾生有六根本煩惱:貪、瞋、癡、慢、疑、邪見,針對每個煩惱也有相應的對治法門,而透過培養恭敬心,能對治慢心。開山祖師惟覺安公老和尚也曾開示:「恭敬心可以化掉疑心、慢心,由此慢慢地提升,還能使我們的心當中沒有妄想、沒有顛倒……有一分恭敬心,就消除一分業障;消除一分業障,就增加一分福德和智慧;有十分恭敬心,就能消除十分業障,增加十分福德和智慧。」

  今年高齡九十一歲的家母,在六十多歲時皈依學佛後,每天都會固定做定課,早課恭誦《觀世音菩薩普門品》,晚課恭誦《佛說阿彌陀經》,初開始,因不識字,所以是長跪在拜墊上,看著經本,跟著誦經的錄音帶,邊聽邊誦,非常虔誠、恭敬。幾個月後,已經能識得佛經中的每個字,不用聽錄音帶就可以將經文完整誦出。這樣的轉變,自己看在眼裡,體會到以恭敬心學佛的重要性。

  自己是在三年前踏入精舍,從上初級禪修班開始,一路薰修到研經班,然後再回到初級禪修班反覆薰修。每週的禪修課,自己都是以非常歡喜和恭敬的心聆聽住持法師開示,上課時專心聽講、勤作筆記;平時在家中除了誦經外,也喜歡研讀經典;在禪修課堂中或課後有問題,會恭敬地向住持法師請法,住持法師也都能為自己釋疑解惑。近一年多來,因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精舍的實體禪修課暫停,改為線上主題課程。雖在是採線上上課,但每堂課一開始一樣有敲地鐘集合、誦《心經》的流程,自己也會和之前在精舍上禪修課一樣穿著居士服、端身正坐,專心恭聽住持法師的開示。雖然是在家用電腦或手機連線上課,但聽法的恭敬心不變,每堂課一樣很攝受,也很受用。

  修行學佛的最終目標是要成就佛道,過程中不離聞思修,以恭敬心聽聞佛法,再透過思惟內化,以佛法的正知見時時反薰內心,讓佛法成為自己堅定不移的正確觀念,在日常生活中依之而行,持之以恆,相信定能走在解脫的康莊大道,成就道業。






單元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