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的修行
文/普嘉精舍夜間研經禪修班學員 法度

 

  以前,覺得要很充實地過每一天,不讓生命空過,才是對自己負責的行為,所以總是讓自己很忙碌,遇到事情,也只是處理完就過了,從不曾真正用心去體會生活中所發生的每件事,和認真思考是什麼因緣導致如此。

  這段時間,因為疫情的關係,社交活動變少,生活步調變慢,獨處的機會變多,有更多的時間面對自己,靜思沉澱,才覺察到平日所做之事多有失當,自己的言語舉止,有很多需要改進與檢討的地方──過去認為的理所當然,其實都是別人在忍讓自己;與人相處,多言多語,自以為是,造成別人的困擾而不自知。

  在禪修課中學習到:每個起心動念,決定我們往煩惱或解脫的方向,對於自己所有的念頭皆要謹慎看待,不可放任。雖然知道這些道理,但在生活中,因為受到外在誘惑和影響,加上自己也不夠用功,覺察、覺照力不夠,造作了不當的言行,還迷迷糊糊不自覺,甚至認為理所當然。獨處靜思,面對自己時,才驚覺原來自己如此沒有覺性。

  現在有較多的時間獨處,反觀自省,面對真實的自己,發現隨著自我省察、向內觀照的次數愈多,覺照力慢慢提高,更能謹言慎行和做到慎獨。曾經,獨自一人掃地時,看到角落有灰塵,沒有仔細看也不容易發現,當下第一個念頭是想敷衍了事,心想:大家應該不會看到,地有掃就好。但內心一直有個聲音問自己──為何而做此事?是要做給別人看,還是要實實在在地對自己負責?告訴自己:做任何事,都要對自己負責,並不是要做表面工夫給別人看,不應投機取巧。獨處時掩飾過失,儘管沒人看到,但無法逃過內心的譴責,與其事後耿耿於懷,不如認真、仔細做好每件事,需要修正自己剛才的行為。於是,趕緊回頭再去補掃乾淨。

  神秀大師說:「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不斷地反省、覺察、覺照,猶如不時地拂拭心鏡,不讓心蒙塵。能時時反躬自省,勇敢正視自己的缺點,並願意改過,可避免重蹈覆轍。理上知道,但自己容易放逸,做事總是三分鐘熱度,需要鞭策,所以常自我提醒:要時時保持覺性,觀照好自己的念頭,謹言慎行,期能做到心口一如,心行合一,落實心的修行。






單元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