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辱的工夫
文/普门精舍护法会总监 传枢

 

  学佛目的就是为了成佛,所以佛弟子当以佛为学习的榜样。

  佛的忍辱工夫是最极致的,成就了忍辱波罗蜜,如《金刚经》中所说的公案——佛过去生行菩萨道时,有一世为忍辱仙人,遭歌利王割截身体,忍辱仙人不但不怨恨,还发愿将来成道后要度化歌利王,从这个公案也启发佛弟子:若不修忍辱波罗蜜,又岂能成道度众?

  生活中,在家庭或职场,难免会遇到境界——也许被当众辱骂,也许是遭睥睨的眼神瞧着,或是被尖酸的言语嘲讽讥笑,或是被故意诬害……相信这样的情境我们或多或少都遭遇过,而面对这样被人所伤的情景,要如何应对?心情又如何能释怀?是一口气忍不住当场爆怒,还是找人抱怨诉苦,或是躲在棉被里大哭,或是起报复之心……事实上,这些负面的情绪,只会让彼此的怨恨更纠结,以致结了恶缘。

  修持忍辱是人生重要的一门功课。缺乏忍辱力,生活处处是障碍,与人相处也会硬碰硬,两败俱伤。记得刚学佛时,家中遭逢逆境,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家人将所有的矛头都指向自己,因此常遭到家人指责。有一回实在承受不住,心中满腹委屈与无助,转身投入坐在轮椅上年迈母亲的怀里,放声痛哭,母亲用微弱的手力,轻拍着我的背安慰道:「孩子!妳要以和为贵,凡事要忍耐才能有成就。」

  庆幸自己有上禅修班听经闻法,了解到忍辱柔和是妙方,能忍自安,所以当遇到逆境时,便试着练习修习忍辱。境界来时,看当前自己这念心是否能把持得住不受影响?是否能保持清楚明白?从中就知道自己修行的工夫到哪里,也让自己更警觉要继续用功。学佛过程中的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境界考验,忍辱的工夫,在境界中不断磨鍊,透过自我反省,一次一次提升,学习对治内心的瞋恚,并将忍辱升华成慈悲之心。

  忍字,心上一把刀,压抑的忍,会伤害自己;若忍不住,则会伤害他人。透过禅修,不仅培养了定力,更进一步理解忍辱的意涵,明白忍辱要有定力和智慧力。定力在静中养成,还要在动中磨鍊;智慧力则需透过听经闻法,建立正确的知见。有了定力和智慧力,当境界一来,当下返照自心,觉察、觉照,这念心保持清楚明白、如如不动,懂得自我克制,就不会被境界所影响。

  学佛行菩萨道,更要忍辱负重。忍辱是自利利他的菩萨行,遇境能忍,不仅能广结善缘,乃至能感动他人,进而接引一同学佛。感恩给与我境界的人,那是我修行上的善知识,让我可以借此因缘试炼自己的定力、智慧、慈悲,让自己提升忍辱工夫。






单元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