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富饒得富饒
文/普憲精舍研經一禪修班學員 法念

 

  富貴一般指擁有財富及顯貴的地位,這也是學佛之前自己所企盼的。誰不想含金湯匙出世?誰不想求富貴得富貴?金錢雖非萬能,但沒了金錢卻是萬萬不能。因此,自己三分之二的人生,莫不汲汲營生追求富貴。

  然而一年前從職場退休後,因緣際會進入禪修班,依著教授法師的教導及學習,了解了因緣果報。因果並非只有今生,還包括著前世及未來世。由因果中體認到種什麼因得什麼果,今生富貴乃是今世積財及累世積德而來。所謂「萬般帶不走,惟有業隨身」,這「業」包括了善業與惡業,這「業」如同流水般從前世流轉帶來今世,也將從今世帶至未來世。

  學佛之後,更體認到富貴並非只是獲得珍寶財富及顯赫的地位,而是內心的平靜。不依正道所得的富貴,往往會逐漸地失去,也許是失去健康,也許是失去家庭,也許是眼見子女為財產爭執,也許是得到長期煩躁不安的心。

  如何求富存貴?首先要心存正念,不取不義之財,亦不取非我之財,能心安地吃飯、睡覺。凡事心安,自然不生煩惱,欲望需求減少,自然容易隨心滿願,心靈容易滿足。其次是多行布施,《藥師經》裡提到「多聚財寶,勤加守護;見乞者來,其心不喜,設不獲已而行施時,如割身肉,深生痛惜。」這即是標準的「守財奴」,時時刻刻守護著財寶不敢鬆懈,時時防人,怕人算計自己的財寶,或施了個小小布施,萬般不捨,苛於自己也苛於別人,永遠作不了自己的主人,反而當了金山、銀山的奴僕。

  古云:「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善德、修福報如同在銀行存摺存入款項,我們每天都在支出,若不持續積存,即便是金山、銀山,終究有用盡之時。以三寶為依歸,確立正確知見,修正言行,遠離煩惱塵勞,廣修福慧,當福慧具足,求富饒得富饒,才能獲得真正的富貴。







單元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