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事貴忍辱
文/普頓精舍研經班學員 傳督

 

  所謂「忍字心上一把刀」。未學佛前,總認為「忍辱」是一件痛苦的事情,要忍得百般無奈、痛心疾首。學佛之後,了解「克己」只是一堅毅的精神態度,可用來面對自己的煩惱與習氣,再加上慈悲心的滋潤、智慧心的調和,便可以轉煩惱為菩提;心中多一分慈悲與包容,便能像海綿一樣吸收化解所有的不平與怨懟。

  法師於禪修課程中慈悲的開示,讓弟子慢慢了解到,人生路上所有碰到的逆境與順境都是因緣所生,是自己過去身口意所造作的結果,因緣果報不會因你高興而生,也不會因你討厭而無。所謂「善惡到頭終有報,只爭來早與來遲。」明白了這層道理,職場上便開始學習慢慢接受當下的順境和逆境,也藉由靜坐與行香開發自己的覺性與敏銳度,當境界造成憂悲惱苦等不平衡的情緒反應時,馬上覺察、覺照,並調整身口之行。

  瞋心一起,智慧心就無法現前,最直接衝擊到的,便是同儕間的人際關係,所以要特別謹慎,避免因衝動造成人際關係的緊張、尷尬或難以挽回的無奈。當清楚覺察到內心的變化時,衝動的情緒就減少了,所謂「事緩則圓」、「水深則流緩,語遲則人貴」,可見真正有智慧的人,不會在事情發生的當下急著處理,而是先忍下平息其心,待心靜下來的時候會發現除了發怒外,其實還有很多解決問題的方法,如此一來,不但能和同事保持善緣,待人處事更能圓融周到、左右逢源。

  自幼學習理工的我,體會到佛法是圓滿平衡的,而不是優勝劣敗,圓滿是依個人的修持、德行和環境條件綜合而成的全方位平衡。不論當下是順境或逆境,用慈悲心、感恩心接受當下、珍惜當下、活在當下、把握當下,便能體會圓滿人生「無入不自得」的安樂和自在!




單元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