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得源頭活水
文/普觀精舍禪修班學員 傳實
 

  在身心愈疲累困頓時,就不斷想起前年打七的經驗。那次體驗讓我明白了「輕鬆」二字的意思,「喜悅」又是什麼感受。雖然後面兩天晚上睡不著覺,還為此小起煩惱,怕因失眠回去後影響工作,後來才發現多慮了,因為精神還是很好,感覺身心清淨,像氣球一樣輕飄飄的,充滿了能量。

  以為已有一次經驗,可以較容易進入情況,但是塵勞關鎖,妄念紛飛,愈想放鬆就愈無法放鬆,更別說放下。直到聽了導師 覺大和尚的開示,才頓覺清涼。奇怪!不就是「放下」二字嗎,但,卻在這時產生不可思議的作用。

  第一次打七時,一心一意想著:「既然參加,就要有所收穫。」卻在當中看見自己的愚昧,想要用世間法的功利態度,不斷地檢視成果。可憐世間人,汲汲營營,斤斤計較,所以始終活得辛苦。 導師及住持和尚的開示,一字一句落在心上,開成朵朵蓮花。心靜下來,聽過的法語、讀過的禪詩,開始有了不同的體會,交織成一幅完美的因緣。狂心頓歇,始知自己是如何地愚癡,既提不起也放不下,一直過著別人期待的人生。洗去塵埃,才曉得自己的無知──人身難得,卻將大半精神放在無謂的事上;佛法難聞,大善知識難遇,卻等閒視之,聽而不聞,遇而不知。其實,吃飯、睡覺無不是禪,真正的根源是覺性,是自己的清淨心!

  識得自己的本來面目,尋得源頭活水,好香已不是目的,要緊的是在那彷彿一切靜止的剎那,印證心法的真實。明心見性,見性成佛,堅住正念,隨順覺性,心要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所謂清楚明白,就是不起心、不動念、不打妄想、不昏沉,沒有無聊、無記,不起貪瞋癡慢疑邪見、不造殺盜淫妄,安住在能知能覺的這念心上。道理很簡單,卻是「三歲兒童懂得,八十老翁行不得」,是「聽了」還是「聽懂了」?而真參實修更是真功夫,要願、要行、要能不退初心,「難」的念頭才起,和尚的法語現前:「直下承擔!」

  佛法之妙,在於可以不斷地領略到不同境界,一景更勝一景,只因自性是那源頭活水。謹記善知識的殷殷叮囑:「不要得少為足」,以「靜則一念不生,動則萬善圓彰」為目標而努力。

 

 




單元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