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离于爱何忧何怖
文/普济精舍护法会执行秘书 传旭
 

  圆满六度万行是修行菩萨道的学分,以往是在别人的故事中修行,现在轮到自己成为故事的主角时,才恍然大悟,原来先前储备的资粮,只够暂时解饥止渴。境界能使人看清楚真相,能使人在挫折中成长,也对于行菩萨道有更进一步的提升。

  岁月的流光,送往迎来从不歇止,因为没有波澜,就误认为从此可以畅快地呼吸。自己就像被放在温水锅中的青蛙,因为水温是慢慢升高,所以丝毫察觉不出危险的存在,更没有逃离现况的想法。直到发现外境不是如己所愿,更不是努力就可以扭转时,才愈来愈清楚“苦”的本质具有强烈的逼迫性,唯有提高觉性,及时跳出才能保住性命。

  当面临孩子无法安住在普台继续学习时,望着偌大的校园,决定离开这片教育净土,内心的冲击无法言喻。从一开始黄沙遍野,到现在多功能建筑林立;许多教育行者的进驻,福报具足的学子在校园内穿梭,二者交织的画面呈现出导师 觉大和尚的德行及愿力所显现的净土。心中没有抱怨,只有忏悔、只有感恩、只有更相信佛法讲的因缘果报,因为巨绳的两端永远是业力与福报的拉距战。

  仓促的决定,让我们一家人陷于泥淖之中,转学后的落脚处,更是难上加难。幸而得遇贵人,让阵阵扬尘得以暂时落地,让我们有喘息的空间,面对更大的挑战。许多人不明了 导师为什么要不断地建设中台、普台、博物馆及各项建设?殊不知圣人的眼界是辽阔的,心量是浩瀚的,目的无非是要创造布施培福的机会,让大众在生死苦海中,能有渡海浮囊,能入圣人之流,不要随顺习气,造诸恶业,继续流浪三界。

  时光易逝如闪电,佛子回家路茫茫,在煎熬的过程中,因为有三宝的引导,才能真正接受事实,产生正面思考的力量,时时作主。《佛说四十二章经》云:“人从爱欲生忧,从忧生怖。若离于爱,何忧何怖?”爱有占有之苦,有别离之苦,所以“爱”产生了副作用,会带来忧虑、苦恼。所谓“爱不重不生娑婆”,原来对“爱”的执着,让我们生生世世流转,受着轮回之苦。因为漠不关心,所以无法无缘大慈;因为视若无睹,所以无法同体大悲。若能借由对子女的执着,检视自己修行的心念,当烦恼来时,即能照见烦恼的本质也是虚妄;若住境生心,打的便是一场混水仗,敌我不分要如何擒贼?不识心贼又要如何擒王?爱是“碍”,家是“枷”,唯有学习拔苦予乐的慈悲心,方能令这念心真正离怖、离畏。

  念头是一列急驶的列车,善念总是在不经意间随时下车。由于心念是无常变化的,所以要跟随诸佛菩萨发愿,跟随大善知识发心,才能识自心源,坚固道心。知苦断集,慕灭修道,法师常提醒我们在梦幻泡影的世间不要作梦,但要作梦中佛事。一堂堂的禅修课程,一场场的庄严法会,一次次的出坡作务,皆是借事练心的机会,皆是成佛的资粮。“万里无云万里天”,要达到如万里晴空的平静,只有依止大善知识方能成就。弟子发心发愿生生世世不要错过中台法船,愿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直到圆成佛智。

 

 

 




单元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