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忍無瞋
文/普燈精舍禪修班學員 傳白
 


  

  一般來說,絕大多數人被辱罵時,會立刻變臉、生氣,懊惱地想去爭辯一番,甚或訴諸暴力解決;有些人則會聽從心理諮商師的教導,先離開現場以轉換心境,或者深呼吸以壓制衝動,接著捫心自問:「這些辱罵所為何來?對方怎會如此動怒、謾罵自己?」沈澱心情後,再找出對策或請人勸說,或親上火線溝通表白,或猛力攻擊對方,使他難看,總之用盡招數使自己立於不敗之地,卻也彼此結下惡緣,煩惱不堪。

  學佛後,心態有了絕對的改變,知道誹謗不會無緣無故地降臨自己身上,一定是有因有緣才會顯現。明白了因緣果報後,不再介意謾罵內容的惡毒和可笑,轉而深自檢討反省,將之視為逆增上緣而坦然接受,從此與他無諍,廣結善緣,換句話說用善的心理去製造善的因緣。

  有些人起了瞋心時,就以強忍的方式來壓抑,但這種方法並非佛法的安忍,無法將瞋心減輕,反而因壓抑而更加強它,就好比強壓皮球,當外力愈大、反彈就愈高。事發時應該去追究內在原因,為什麼別人的一句話就能讓自己如此生氣?是話有問題?抑或觸碰了我們內心深處的隱私或痛處?倘若沒有去追究、剖析,當然無法減輕或斷除煩惱。凡此誹謗、動怒均來自內心的愛染,因為若不知對方在罵你,根本不會動怒,但經過第三人的傳遞後,心裡便會火冒三丈,這全是心的作用、沒有安住的緣故。所以想要根本對治,就要在覺照功夫上努力,才能減輕因受誹謗而產生的煩惱。

  修行是淨化身心,得般若智慧,最後入涅槃、得解脫。佛法的智慧,不是靠知識累積而來,必須通過一種淬鍊,換言之要通過自我覺察、自我觀照的功夫,才能去除煩惱,顯現般若智慧。在精舍禪修、聽經聞法就是學習這種功夫,所以接觸正法道場,經由善知識的引導,進而落實在日常生活當中,就是一條正確的修行大道。

  面對誹謗時,自問能不能安忍無瞋?如《佛說四十二章經》中所說:「惡人聞善,故來撓亂者,汝自禁息,當無瞋責,彼來惡者而自惡之。」以此作為自己在修行路上的警惕與勉勵。




單元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