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平常心」
文/普高精舍禅修班学员 传戎
 


  第一次听到「平常心」,依稀记得是小学的事了,当有小朋友考试成绩不理想时,老师给小朋友或家长的安慰话语中总不忘加上一句「保持平常心」,于是我把它解读为「没关系」、「不要紧」、「没啥大不了的」,然而学佛至今细细思量,真的是如此简单吗?

  回想过去四十年人生,蓦然惊觉「保持平常心」说时容易做时难啊!在学校生活中,除了比成绩外,我们还要与同学比较便当、球鞋;进入社会就业、创业,除了行业贵贱,我们还要与同侪比较钱多、事少、离家近;娶妻生子、购屋之后,除了生男生女,我们还要与亲友比较价格、装潢、地段……这一生,无时无刻不在比较,全是自我意识作祟下所产生的无明烦恼啊!

  迷失之果是无知的痛苦,受苦、知苦之后,感恩诸佛菩萨慈悲,有幸能在精舍接受正法的薰修,自此之后,心中就像比住着一名警察,时刻监视着自己的起心动念,纠察着贪、瞠、痴三毒的侵略。尤其深怕自己「纵发善心,须臾即退」,于是每日遵从法师教诲,自订定课,不敢荒废。

  未学佛前,总愚痴地认为佛法是消极的、厌离世间的人才会去学佛,更愚昧的是把学佛与预备出家画上等号,就像电视上演出的剧情一般,是那种想逃离感情问题等人生苦恼的人才会去出家,甚至把因果关系解释为消极的宿命论。当皈依佛、法、僧三宝之后,不敢说深入经藏,但且感恩迷雾渐散、智慧渐开,原来,佛法是最积极开创的法,如<了凡四训>中的袁居士改过造命,了知因果关系而明白为何「菩萨畏因,众生畏果」;又如《金刚经》云:「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因无分别心而转化为无所住之平常心,皆得成就无量无边功德。于是听从法师谆谆教诲,从因地上去努力「修」正「行」为。由此,体认到平常心不只是「没关系」、「不要紧」,而是要抚平时常生起的妄念心,保持无有我执的空性心,并且调伏误信世事恒常的贪欲心。《金刚经》中,长老须菩提殷切乞请世尊开示︰「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我等凡夫俗子有幸得闻浩瀚佛法,怎能不深切思惟《佛说八大人觉经》中「世间无常」、「心是恶源」的真谛呢?思惟至此,又怎能不诚惶诚恐呢?

  所以,在生活中、工作中遇到境界时,应借境练心,不要受贪瞠痴三毒所侵袭,以积极开创的「平常心」来面对,所谓「人身难得今已得」,相信生命的意义将更加圆满成就。所以「平常心」对我来说,不再是劝慰他人的软喻话语,更是时刻砥砺自我精进用功的座右铭。






单元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