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佛歡喜 歡喜無敵
文/普高精舍禪修班學員 傳度
 


  娑婆世界處處都是敵人,大至國與國,如以色列與中東回教國家無解的世仇,死傷無數,禍延子孫;小至人與人,無論職場、商場、政壇,彼此爾虞我詐、勾心鬥角,追根究柢即是我執深重,處處只為自己設想,加上慈悲心、包容心不足,所以起分別、互不信任,怨懟由此而生。

  《三昧水懺》卷上提到,要滅三障須起七種心,其中之一即是勸世人不要起分別心,「以分別故起諸相著,相著因緣生諸煩惱,煩惱因緣造諸惡業,惡業因緣故得苦果。」每天一攤開報章雜誌,弒父、弒母、兄弟鬩牆、爭權奪利,怵目驚心,幾無寧日。有一報導,一位計程車司機為了幾分鐘車程的問題與乘客一言不合,結果瞋心一起,竟將乘客衝撞至死。為了這麼一丁點芝麻小事竟可殺人,瞋心之可怖可見一斑。

  為什麼學佛之前有怨、有親,學佛之後怨親平等、等念冤親呢?再者,如何轉識成智?

一、冤親之所以平等

  佛言:「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即使是窮凶惡極,也跟善人一樣都具有佛性,皆當成佛。《八大人覺經》中第六覺知就提到:「菩薩布施,等念冤親,不念舊惡,不憎惡人。」善和惡都是空性,所以學佛應學菩薩的心量,地藏王菩薩之大願:「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目的就是在使壞人變為好人。

二、冤親難辨

  世人顛倒,六道輪迴,六親難辨,寒山大師望見此景此情,感慨地說:「六道輪迴苦,孫子娶祖母,牛羊為上座,六親鍋內煮。」誰是誰都分不清,哪知道眼前的冤說不定是前世的親眷。冤即是親,親即是冤,知道這道理就不可能任意結冤。

三、是冤也要甘心甘受

  《達磨祖師二入四行觀》報冤行中所言:「若受苦時,當自念言:我往昔無數劫中,棄本從末,流浪諸有,多起冤憎,違害無限。今雖無犯,是我宿殃,惡業果熟,非人非天所能見與,甘心甘受,都無冤訴。」再說,結冤結親都是因緣和合所生、都是空性,如此修忍辱波羅蜜,心胸坦然、心開意解,即可把冤轉成同參道友、法親眷屬。

四、修菩薩行,胸懷慈悲與包容

  清朝歷史公案,張英「六尺巷」之典故,即為去我執、包容心大之最佳寫照。「千里修書為堵牆,讓他三尺又何妨,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如此,雙方本為三尺僵持不下,如今各讓三尺,變成六尺大道,海闊天空。

  導師 覺大和尚在第二屆世界佛教論壇中,即諄諄告誡世人,要去除天災、人禍,唯有六和敬――身和同住、口和無諍、意和同悅、戒和同修、見和同解、利和同均,秉持「敬、慈、和、真」待人處世的準則,如此,心平世界平,紛爭皆息,天下太平。




單元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