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常心之體認
文/普高精舍禪修班學員 傳設
 


  以前誤認為「平常心」是對一切人事物的互動、處境、遭遇、榮辱、情感、名利,都以「放下」的態度對待,不追求任何目標,因為終是一場空,這樣就能達到「無入而不自得」的境界。但實際體驗下來總覺得不對勁,因為生活似乎變得冷漠、沒有重心,也沒有奮鬥的目標,生命成為不可承受之「輕」。久而久之,形成消極、退縮的人生觀,人事物互動上毫無熱情,生活味同嚼蠟。

  一段時間之後,思及《孟子‧梁惠王章》說「文王一怒安天下」,如果沒有文王這樣的「怒」、這樣的積極態度,而是漠不關心,那麼生靈繼續在酒池肉林的殷紂暴虐統治下,豈不是地獄在人間,永無出脫之期?再者,觀察周遭的人,有目標的人好像活得比較有活力、有光彩,那麼就改為積極追求目標吧!

  因為工作的關係,特別容易體會「成敗論英雄」的論點,仔細分析起來,成與敗之間夾雜著對自己能力的肯定與否,生命的價值依附在成敗上,是以必須盡一切努力去說理、舉證,說服裁判者或相對人。每天要投注所有的心力,絞盡腦汁、想方設法,窮盡一切可能的因素去達成目標。所謂「成王敗寇」,所有的專注都掛在「結果」上,而且必須是成功的結果,除此之外都是藉口。如此,生命確實很有活力、很有幹勁,也很充實,但是累到要爆肝,滿身塵勞,這時生命不再是不可承受之輕,肩膀上永遠有卸不下來的重擔。對於「好」的結果,心知其實也是空的,沒什麼好高興的;對於不如預期的結果,起心動念、患得患失,沒個了期,不得自在。

  到底問題出在哪裡?哪個環節搞錯了?直到學佛以後,親近中台道場,聆聽導師 覺大和尚的開示,以及參加精舍禪修班,發現原來事情都是有事有理,「有事無理長無明,有理無事長邪見」,事理要搭配,不能偏廢一方。所以平常心即是積極進取,修一切善,無善不修,對於結果保持「一片冰心在玉壺」,不管榮辱、好壞,都可以坦然接受,並且進一步予以承擔。因為「結果」是眾緣和合而成,非單因單緣,與其擔心、焦慮不可預測的結果,不如掌握可以控管的成因,在因上努力,才有可能扭轉結果。

  所以,當我擔憂結果、成敗時,馬上提醒自己將此擔憂轉成準備、準備、再準備,努力、努力再努力;同時檢討反省是為何事擔憂?為何事煩惱?如果是為一己的名利、虛榮、得失等私欲而擔心,就要想辦法放下;如果是利他的心念,就將「擔心」轉成「發心」,如此一來,當下就一片坦然,深信因緣具足時自會長成良善的果實。再者,起了不好的心念:埋怨、嫉妒、討厭、詛咒他人,先不說別人會不會受到影響,我們首先就被自己的惡念毒害到,為了不要荼毒自己,一定要訓練自己只起善念。

  有時難免怠惰、起煩惱或退轉,因此要反覆思惟經典的意義、法師們的開示及祖師大德的行誼來調整行為,提起與放下、動與靜之間的轉換操作才會愈來愈得心應手,達到「動則萬善圓彰,靜則一念不生」的境界。這樣的平常心,讓我的人生變得很有希望,即使困頓時也有繼續向目標前進的力量,終有一天必能明心見性、見性成佛。




單元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