锲而不舍 趣向解脱自在

文/普学禅寺夜间研经禅修班学员 传语

自己从民国九十二年开始打禅七,当时初学佛,对佛法一知半解,无法用上功,但心中默默发愿要持续努力,锲而不舍,相信最后一定有办法把工夫用上。这个愿一直未曾改变,一年打二次禅七,把它当作例行功课,但没有特别的体会。直到恭读老和尚《禅七开示2》后,才又重拾信心,忏悔自己的怠惰,发心要落实打坐作为定课。弟子现在每天都可以维持打坐三十分钟以上。

  禅宗讲「顿悟自心,直了成佛」,保持这念心清楚、明白、作主,这才是安身立命的地方。在起七茶会时,老和尚问:「是谁在吃茶?」吃茶的是谁,指的就是这念心,「这念心不想过去、不想现在、不想未来,超越时空,就是定;清清楚楚、了了分明就是慧;定慧不二这念心,就是中道实相、就是无上菩提心。」

  《禅七开示2》中老和尚告诉我们:「悟道容易,行道难;行道容易,证道难。」悟后起修才是真修,时时刻刻都要把这念心照顾好。修行到最后就是要证道。要怎么修呢?「从闻思修,入三摩地」,可以从闻思修这个方便入手,听闻佛法之后还要思,透过思惟,重虑缘真,把听到的道理经过一番思考,内化成自己的东西;思了以后还要修,「能思惟法义,落实修行,才能契悟相应」。

  「佛法大海,信为能入」,修行学佛要从因上努力,「由信启愿,由愿导行,锻炼作主的能力」。信有初信、正信,初信只有事没有理,很难持久,遇到境界,容易起烦恼。老和尚说:「正信很重要。有了正信,就能从事到理,进而达到事理一如」,「知道道理……还要把道理运用到实际生活上,这就是事;事上完全做到了,理就会现前。所以理当中还有事,事当中还有理,事和理没有障碍,这些都要靠我们自己去用功、去修行,工夫才能愈来愈深,这就是正信。」

  自己瞋心重,老和尚开示要修专门对治的法门。修四无量心、修七周缘慈,都是在化除瞋恚的烦恼,进而可以发大慈悲心,「愿代众生,受无量苦;令诸众生,毕竟大乐」。「透过慈悲、愿力、定慧的熏习,一念真诚,就能产生力量,就能将我们八识田中的瞋心种子转化、断除,自然而然长养了慈悲心。」读到这里,自己心中非常感动,发愿要认真学习,断除自己心中的无明烦恼。

  感恩老和尚、住持和尚、精舍法师谆谆教诲,弟子得以在中台世界听经闻法,去除烦恼、习气,趣向解脱自在,心中无限法喜。谨愿以此功德回向无上菩提,并回向法界一切众生,离苦得乐,究竟解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