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信不从外得

文/美国佛门寺中级禅修班学员 法觉

初学佛时,常常发觉自己在自满和自卑的两极不断摇摆。在生活上,得到别人认可或是畅想未来时,是春风得意、充满了「信心」;而受到质疑或是由于退心而打乱原计划时,则会怀疑自我、丧失动力。修行上也是如此,一方面总以为自己知见端正,好像是不求福德,只求「明心见性」;可是另一方面,虽然计划好了要天天做定课,临阵也常因倦怠而变卦,即使打坐,也常是妄想纷飞。而且愈想愈急,急着要压下妄想。导致我打坐的状态一直很「紧」,不是在用力地观照呼吸,就是因为打妄想而焦急、懊悔。这个问题在今年疫情居家工作期间愈加突出。

  但痛苦中也蕴藏着转机。过去因为生活平稳,我对苦的体会很浅。而这种不能作主的痛苦,让我生起了要出离的心。就在此时,我收到了《禅七开示1》,其中「禅那」一篇,有好几处对我对治烦恼有很大启发。

  老和尚讲修禅的方便包括「却五事」和「除五盖」。「却五事」是指离开色声香味触这五尘的刺激。通过观察,我发现自己打坐时的杂念大多来自于平日浏览网络看到的信息,正是来自五尘的刺激。于是我尝试一天不看网站,竟然立竿见影,打坐时的妄想立刻减少很多。后来我渐渐减少浏览网络的时间,对于打坐带来很大的帮助。「除五盖」是指去除贪欲、瞋恚、睡眠、掉悔、疑五种烦恼。打坐时我因为妄想又添掉悔,更因掉悔,再添妄想和瞋心,重复着惑业苦的轮回。于是思惟老和尚所说「不要去求,只要自己安住正念」,领会到与其去求「不打妄想」,不如把求的这一念也放下。如是转念,我渐渐不会在打坐时落入掉悔和瞋恚,并在平常生活中也能觉察和对治这些烦恼。

  回头去看,我发现妄想也是缘起性空,心里放下了,妄想就消失了。既然妄想是空性,那我们不生不灭的心便是离诸妄想本来清净。由此我对于修行产生了「信心」,它不来自于外境,是源自于我们本具的清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