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路上的燈塔

文/見漸法師

「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誠然修行是自己的事,禪七中,止靜木魚敲下的那一刻,雙眼微閉,兩眼內收,兩耳內聽,參究自己本具心性;千年暗室,能否一燈即破,實在於個人的用功。但高僧大德的開示、諄諄教誨與護念,卻好比黑暗中的燈塔,為參悟自心的行者,指引方向,提供菩提路上的重要指標。

  今年的夏季僧眾禪七,因為疫情的緣故而取消。然而何其有幸,能恭讀《禪七開示1——惟覺安公老和尚一九九四年暑期大專精進禪七開示錄》。感恩常住慈悲與智慧,輯成此書。

老婆心切 直指人心

  曾恭讀《來果禪師禪七開示錄》,對於祖師開示的直指人心、耳提面命,橫說豎說不離當下這一念心,心隨著祖師的開示,收攝起來,彷彿身在選佛場,參究亙古常新的心性之理。因此對於祖師的禪七開示,總是心嚮往之,只要打開書頁,就如同身在禪堂。因此此次,能恭讀恩師之開示,親承法乳,心中十分感恩。

  原以為這本篇幅不短的書,是由不同場次的禪七開示節錄而成,然而恭讀後,才發現整本書皆是同一場禪七的開示。正如我們一直所熟悉的,老和尚的深心悲願、老婆心切,不厭其煩地教導。開示中,除了我們所熟悉的禪七三帖藥:數息觀、參話頭、中道實相觀以外,開山祖師更為當年參加此梯禪七的大專生,開示佛法大要:四諦、十二因緣、正知正見、道等等主題,讓當機眾的年輕學子們,能在禪七的殊勝因緣之中,心定、心淨,更能層層深入佛法、體會佛法、修學佛法;從而淨化身心,有如天降甘霖於良田,菩提心苗蓬勃生發。

  老和尚提示:不但是妄想來了不理它,還要不打瞌睡;不但是不打瞌睡,這念心還要作主,要具備這三個條件。這三個條件具備了,再進一步把這個心境延長,延長到一分鐘,相信大眾一定可以做得到;一分鐘做到了,再延長到三分鐘;三分鐘做到了,再延長到五分鐘,乃至於十分鐘、一刻鐘、二十分鐘……這樣去延長、保持這個心境,這就是觀。不過這並不是真的成佛,只是相似的境界,因為我們還在起觀行,當中還有一個「注意」的存在。

塵勞迥脫 梅花撲鼻香

  看似平常的開示,卻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必須去落實的修行方法:不打妄想、不落昏沉、心專注,最重要的是心能作主,有定有慧,用這個標準去檢驗日常中的一言一行一念,就很踏實。另外,師父特別提示到所謂的「相似境界」,對末學來說,特別重要。曾經也疑惑於修行的能所,認為有能、有所的修行,以心觀心,是不是用錯方法呢?然而聆聽開示,一次一次地薰修,了解到修行有方便、有究竟,藉由有能、有所的方便,而能達到究竟。最重要是知次第,識路頭,就能安住法門用功,善擇法門而不疑、不執。修行路上有明眼人、大善知識的引領,真是何等重要!

  「佛法以人為根本,人以心為根本,心以覺悟為根本。」佛法有如寶山,有心、有緣的眾生皆能入於其中,隨心滿願。無論是希求人天福報,或是究竟解脫,只要依循正法,善用此心,因果自然不昧。然而,最根本的,還是聽法當下的這一念心,萬法歸宗,不離一心。古德云:「塵勞迥脫事非常,緊把繩頭做一場。不是一番寒徹骨,爭得梅花撲鼻香。」《禪七開示1》令讀者皆能藉由當次禪七的殊勝因緣,參究此心。

  開山祖師一生,主持二百餘次禪七。禪七也一直是中台道場中,堅持不變、精華中的精華。身為弟子者,必當將心地用功一事,盡己所能,念茲在茲,不敢忘卻;頂戴奉行,以報師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