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與行的對話


文/中台禪寺女眾部執行長 見肯法師


【第一話】看不見繫縛1

  究竟是眼繫色呢?
  還是色繫眼?
  不是眼繫色,也不是色繫眼。而是當中的欲貪,牢牢地繫縛著,堅持不肯鬆手。
一隻白牛、一隻黑牛綁在一起,究竟是白牛繫縛著黑牛呢?還是黑牛繫縛著白牛呢?我們多麼清楚地知道:綁著牛的是──繩子。
  但是,對於欲貪──這條繩子,我們是否也能有如此清楚的覺知?還是只是「聰明地」睜著眼、看不見繫縛,然後「清楚地」流轉下去?

【第二話】善善惡惡2

  春秋時代齊桓公一日到了郭國故地,詢問當地父老,「郭公為什麼會亡國?」父老說,因為我們的主公「善善惡惡」。齊桓公覺得很奇怪,「喜好美好,厭惡邪惡」應該是賢君啊!為什麼會滅亡呢?當地父老說,我們主公「善善而不能用,惡惡而不能去」──喜好美好的人事,卻不能任善行善;厭惡邪惡的人事,卻不能去惡除惡,因此,滅亡是必然之途。
  然而,這個滅亡來得何其冤枉!
  知道了「善善惡惡」,卻做不到「善善惡惡」。可憐又可惜的滅亡,徒增傷悲。
王陽明說:「行之明覺精察處便是知,知之真切篤實處便是行。若行而不能精察明覺,便是冥行,便是學而不思則罔,所以必須說個知;知而不能真切篤實,便是妄想,便是思而不學則殆,所以必須說個行3。」
  《尚書》亦言:「不矜細行,終累大德。」所有德行的實現皆取決於行為,唯如《十住毗婆沙論》云:「斷已生惡法,猶如除毒蛇;斷未生惡法,如預斷流水;增長於善法,如溉甘果栽;未生善為生,如攢木出火。」善善能用,惡惡能去,知行合一,四正勤,才是吾人修行遠離墮落滅亡之正道。


註:
1. 《雜阿含經·卷二十一·五七一》有感
2. 《貞觀政要·論納諫第五》珪對曰:「臣聞於《管子》曰:齊桓公之郭國,問其父老曰:『郭何故亡?』父老曰:『以其善善而惡惡也。』桓公曰:『若子之言,乃賢君也,何至於亡?』父老曰:『不然。郭君善善而不能用,惡惡而不能去,所以亡也。』」
3. 《王文成公全書·卷六·答友人問》

 


單元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