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记录了人们追求真善美的历程,也丰富了人类的文明。而佛教在雕刻、雕塑、书法、绘画、文学的展现,更深刻融入中国悠久的文化中,为众生开启一扇美丽的艺术之窗,透过这扇窗,将亲见万德庄严的华藏世界,般若性海。










  
  思惟菩萨──半跏思惟的造像样式

 文/中台世界博物馆副馆长、前国立高雄师范大学美术系教授、法国巴黎第一大学造形艺术博士 见迅法师 

  图一:
馆藏“半跏思惟菩萨像”
犍陀罗2-3世纪
青铜
H36×W18cm
  思惟菩萨的造形特征,乃结合半跏坐姿与思惟相的菩萨坐姿。尊像半跏坐时,通常左脚舒腿下垂,右腿盘起搁在左脚的膝上。思惟相是造像中以手支颐或触额姿势,头略低垂作思惟状,面部表情或沉思或微笑的形象,表达尊像正处于思考状态,这种思惟手势和支颐姿态是思惟菩萨的独特造形。兹以中台世界博物馆的馆藏为例,把思惟菩萨分为犍陀罗式、双树背屏、铭刻纪年、造像碑式等形制,说明其造像特征与内涵。

犍陀罗式的思惟菩萨

  馆藏犍陀罗“半跏思惟菩萨像”(图一),头戴敷巾冠饰,前饰团扇型襞褶,右鞋置于底座上,右脚放在左膝上,垂左腿着履,坐在有靠背底座饰“○”和“╳”纹饰的藤椅上。左臂垂下轻捻未开的莲蕾,右肘屈起伸食指近额头作思惟相。身配项圈、圣线、腕钏璎珞,左肩至右肘披垂天衣帔帛。此青铜像造形与日本东京松冈美术馆所藏犍陀罗三世纪的石雕菩萨半跏思惟像有异曲同工之妙。通常藉由造像的装饰物及所持物可表其尊格,此像戴敷巾冠饰,思惟姿态及手持莲花,应属观音系列的造像特征。半跏思惟的菩萨像体现大乘佛教之兴起,以及菩萨的救世思想,俯瞰众生起怜悯慈悲之观照形象。

  半跏思惟像形成于西北印度的犍陀罗,伴随着佛教由印度传到中国、朝鲜半岛和日本。半跏思惟像流行于南北朝时期,思惟菩萨像提供了苦难时代人们对于思惟悟道的追求,一个清净洒脱、沉静的“觉者之相”,从忧患和痛苦的时代意识中超脱而出 。

图二:
馆藏“思惟菩萨三尊像碑”
北齐天保七年(556)
汉白玉
H61.5×W45cm
双树背屏的思惟菩萨

  北朝时期,河北曲阳的佛教造像多为背屏式造像,在白石雕刻上表现精湛的镂空技术。在背光上部雕飞天、宝塔、盘龙双树等镂空式背屏,是东魏、北齐时期曲阳造像最突出的特色。如馆藏北齐天保七年“思惟菩萨三尊像碑”(图二),由双树交织而成背屏,二昂扬舒展、遒劲有力的盘龙吐华,枝叶间透雕着六身手持花绳的飞天,二飞天托塔。主尊菩萨半跏思惟坐于双树下,背后素面圆光,垂袖在身体两侧突起,两侧各有胁侍菩萨立于莲座。长方形基座正中央浮雕博山炉,旁刻双狮、双力士,上刻二供养人像,造像雕刻清朗生动。

铭刻纪年的思惟菩萨

  北齐河北地区流行雕刻半跏思惟像,北齐造像服饰雕刻日趋轻薄简化,是远承印度笈多余风之体现。半跏思惟像刻有题记者,如馆藏北齐“思惟菩萨坐像”(图三),主尊曲右肘以食指支颊,左脚垂下踏小莲台,右腿盘起置左腿上,右膝之下显见一角垂布褶,此块布褶多可见于北齐半跏思惟菩萨坐像之服饰细节。左右二弟子立像,圆润挺秀,表情虔诚。铭文记载:“天保四年/□月廿四日/新市人侯/道□造玉象一区为亡/父母□□□/□等离苦/得□□洛/所愿如是”,知此像乃河北地区新市人侯氏为亡父母所造。

   馆藏“思惟菩萨坐像”(图四)铭记:“天保五年十/月十一日宋同/宾敬造/玉像一区/为亡父母/见存眷属/亡者生天/见得福/所愿如是”。 另一馆藏“思惟菩萨坐像”(图五)刻有:“大齐武平/六年四月/十二日佛/弟子成/公庆敬/造白玉/像一区/上为皇/帝陛下/又为居/眷大小/一时成佛/所求如愿”。绝大多数的民间造像多为超度荐亡而造,从发愿文中显示忠君孝悌的观念,反映了民间佛教之发展,造像供养成为人们抒发心志与寄托希望的方式。

   发愿文依汉白玉石质多刊刻为“玉像”、“白玉像”等内容,体现人们对玉德的特殊情感。如《说文解字》曰:“玉,石之美,有五德。润泽以温,仁之方也;理自外,可以知中,义之方也;其声舒扬,尃以远闻,智之方也;不桡而折,勇之方也;锐廉而不技,洁之方也。”白石玉像呈现中国玉文化的历史延续民间性特点,在北齐时确立了独有的地域性造像特征 。
图三:
馆藏“思惟菩萨像”
北齐天保四年(553)
汉白玉
H40×W19cm
图四:
馆藏“思惟菩萨坐像”
北齐天保五年(554)
汉白玉
H36×W17.5cm
图五:
馆藏“思惟菩萨坐像”
北齐武平六年(575)
汉白玉
H44×W20cm

造像碑上的思惟菩萨

图六:
馆藏“杨贵宾造三尊佛像碑” (背面局部图)
东魏武定元年(543)
石灰岩 
H191×W84.5cm
  思惟像常被结合到各种不同的造像形式中,如思惟像经常做为交脚像的胁侍,或出现于造像碑的碑阴或碑侧,为佛教造像艺术增添了完美的艺术风采。

  如馆藏东魏武定元年“杨贵宾造三尊佛像碑”背面中间主龛(图六),主尊为一王者风范的交脚菩萨像,主龛左右两身思惟像,微侧身、俯首、支颐、半跏相对坐于筌蹄座上。此三尊菩萨造形,应是弥勒菩萨于兜率天说法之表现,亦说明半跏思惟菩萨与弥勒菩萨及其成佛思想密切相关。

  佛传故事中的思惟图像,常见太子思惟、白马舔足的画面。如馆藏东魏“交脚菩萨五尊像碑”背屏后面的线刻图像(图七),树下雕刻一半跏思惟像坐于筌蹄座上,身向前倾,右手支颐,白马引颈低首吻足,马夫车匿在后持华盖,表现悉达多太子在菩提树下对老病死苦的反思,呈现太子出离世俗情怀、出家修道的决心。

  馆藏西魏大统十七年“王俟尼等造佛像碑”,二碑侧佛龛雕刻佛传故事,右碑侧是“思惟太子”龛(图八),表现悉达多太子一心端坐沉思之形象,与面前的马夫车匿及爱马犍陟告别情景;左碑侧是“白马辞行”龛(图九),双树下白马跪别舔足,形成一幅白马辞行太子的感人画面。
图七:
馆藏“交脚菩萨五尊像碑”
(背面局部图)
东魏(534-550)
黄玉石 
H54.5×W29.9cm
图八、图九:
馆藏“王俟尼等造佛像碑”
(右碑侧、左碑侧局部图)
西魏大统十七年(551)
片岩 
H192.9×W70cm

  关于“筌蹄座”,依据《佛本行集经.卷第二十五》载:“尔时,彼河尼连禅主有一龙女,名尼连茶耶(隋言不寡),从地踊出,手执庄严天妙筌提,奉献菩萨。菩萨受已,即坐其上。坐其上已,取彼善生村主之女所献乳糜,如意饱食,悉皆净尽。”《庄子.杂篇.外物》载:“荃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荃;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吾安得夫忘言之人而与之言哉!”以“荃蹄”比喻欲达到目的之手段或工具。半跏思惟菩萨所用束腰高型坐具称为“筌蹄座”,即束腰圆凳,坐此表示处于菩萨位的修行中,欲悟道成就佛果。

结语

  《大佛顶首楞严经.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章》云:“从闻思修,入三摩地。”闻思修是契悟菩提、证到三昧的方法。所谓闻就是听,从耳根听进去后,还要思,思就是想、思惟;想了以后还要修,修就是学,将所明白的道理运用在日常生活或禅修当中。半跏思惟像这一独具魅力的佛教图像,宴坐思惟,修行精勤,心无放逸,此思惟图像意味着与菩萨修行的深厚关系,沐浴着悟道的光辉。思惟亦可用“念”来表示,如正思惟、正念,从凡至圣的修行过程,象征着思惟悟道的觉者之相。



单元首页